1、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曲解我、误会我、歪曲我、否定我、打压我,我不怨恨、我不纠结、我不生气、我不产生负能量,甚至我依然保持快乐的状态,这不就是君子的风度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必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该担忧的是自己不知人。项羽不知人,错过了韩信,刘邦知人,笼络了韩信,所以项羽自刎,刘邦得天下。 3、子曰: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说:修行自己,治安天下百姓。这是孔子的大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学》的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洋洋洒洒,无非也就是这六个字的阐发。佛学的“上求佛法,下化众生”,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有人把“信”理解为诚信、信誉,我就得不是孔子本意,应该理解为信仰,信仰是一个大系统,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点或面。这里就衍生了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信仰,二是信仰什么。对这两个问题,孔子的态度和原则,我相信你是懂的。 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内在充塞仁德,这是一种美,不选择处于仁,怎么能称得上明智呢?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可以理解为规律、法则、原则、远见。坚持自己的方向和原则,也许一时别人不能理解,而终将吸引到同类朋友。虽然仅仅六个字,但很励志。 7、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的弟子子路学到新知识,如果不能把它实践起来,他害怕又学新知识。贪多嚼不烂,子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步步为营地学习。欲速则不达,子路的学习方式是:慢慢来,会跑得更快。 8、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勤奋学习永不餍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我做到多少了呢?”有句话说:教会别人是最有效的学习。夫子可真是掌握和运用着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大智者,是三者兼之的;大仁者,是三者兼之的;大勇者,也是三者兼之的。 10、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者理也,用王阳明的天理来解析:不符合天理的东西不要看,不符合天理的言语不要听,不符合天理的话语不要说,不符合天理的行为不要做。 |
|
来自: 曌贇king贇曌 > 《名人名言,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