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一种虫子竟为德州小伙带来了300万的收入,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山东省乐陵的铁营镇,有一个养虾小伙叫孟凡佳。他养了一种虾,一天就能出虾10000斤左右。市场价28元一斤,仅一天就相当于280000元入账。而这仅仅是他的一种财富而已。 他养的虾叫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耐高温,不耐低温,水温低于十八摄氏度,就不再吃食。在山东省乐陵市,通常都是五月投苗,九月上市,一年一季。 可他的财富却不仅仅只是南美白对虾,他还养了一种昆虫:蚂蚱,这就是孟凡佳的第二笔财富。大家一定心生疑窦,这蚂蚱不是害虫吗?蚂蚱一来,庄稼全部吃掉,几乎没有收成,为啥还要养蚂蚱呢?原来,到目前为止,蚂蚱已经给他带来四百万元的收入。 蚂蚱在全世界有一万多种,中国有上千种。而孟凡佳养的是一种叫东亚飞蝗的蚂蚱,东亚飞蝗生长周期为45天到555天,一年可繁,3次,适合人工养殖. 孟凡佳养蚂蚱,真的有一套。他自创了蚂蚱抓大放小的捕捉器,就是这个盒子。然后放点芦苇草进去。神奇的事情就出现了,蚂蚱纷纷进入了捕捉器里。 可问题也来了,蚂蚱是抓住了,可大小蚂蚱全部混在一块,怎么分出来呢? 孟凡佳将抓好的蚂蚱倒入了另外一个漏网里。这个漏网,就是专门用来区分大小蚂蚱的。孟凡佳把这些大蚂蚱抓完了之后,剩下的小蚂蚱让它继续生长。 在这个大棚里,密密麻麻生活着4万只蚂蚱,而像这样的大棚孟凡佳就有1200个。孟凡佳的蚂蚱大棚,用特殊的细网组成,蚂蚱在这里生活的很舒适,并且最主要的是,它们跑不出去。 孟凡佳是如何走上地上蝗虫水中虾的立体养殖道路的呢? 还要从2006年说起,孟凡佳开始做的是水产批发的生意,但是却发现批发来的虾质量参差不齐。2010年,他决定自己去做水产养殖。 当时家里有两亩鱼塘闲着可惜,于是孟凡佳就想着养草鱼,但是买来鱼苗养上之后刚一个月,这鱼基本上全都死了。咋回事呢?德州市水产局的高级技术员李明鑫当时为孟凡佳提供了技术指导。他发现孟凡佳养鱼的池塘水竟然都是7‰的咸水,这养的淡水鱼岂能不死?, 虽然这个地方不适合养草鱼,但是李明鑫技术员却推荐孟凡佳养南美白对虾试试看。 2012年,孟凡佳开始试养南美白对虾,到了2013年,孟凡佳一算账,这二亩池塘竟然挣了将近3万块钱,孟凡佳一看养两亩池塘都能赚这么多钱,那我一百亩呢,那一千亩呢? 虽然可以这么想,但是养殖场去哪找?去哪里流转这么多土地呢?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3年底,乐陵市铁营镇政府有一块3000亩的盐碱地对外出租,得知这样的消息孟凡佳觉得,机会来了。 因为是盐碱地,所以也不能种庄稼,但是养虾却正合适,精明又大胆的孟凡佳狠了狠心,投入了八百万,于2014年3月动工,将这块盐碱地按照一亩池塘、一亩台田的方式进行了改造。 盐碱地和耕地不同,盐碱地中有着许多微细的毛管,这些毛管由水带着盐分向地表不断聚集,聚集的高度一般是潜水深度的1.8米。在修台田的过程中,把池塘挖了出来,而池塘的水距离台田的地表高于1.8米,这样台田的土壤就不会被盐碱化了。这样就形成了上面是良田下边是标准化养殖池的生产格局。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当年虾的亩产量,达到了1200斤,销售额达4500万元,虾的顺利养成孟凡佳十分高兴。可是2015年开春情况却突然变了。 因为盐碱地上虽然什么都不长,却长芦苇草。开始时候,孟凡佳雇人工去割,但是下过一场雨之后却发现,这草长得比人割的还快。 既然长草,那就长吧,上面长草也不影响下面池塘的鱼。您或许理解错了,因为台田上的芦苇草不除掉,就会严重阻挡自然风队虾塘的溶解氧作用,芦苇草的顶端和池塘水的最上层的表面大概有三米多的一个高度差,密实的芦苇草使得自然风已经不能穿透芦苇了,自然对芦苇包围的这个池塘也不再会产生任何的作用。 草疯长可不行,孟凡佳就想在台田上养羊试试。开始一个月还不错,不过一个月后差点连虾塘也毁了。有一天下了一场暴雨,雨水很急,雨水混合着羊粪一起流到了池塘里,孟凡佳的虾塘直接变成了粪池。 芦苇草疯长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直到一个专家的出现。这位专家告诉孟凡佳,可以尝试养点蚂蚱。并且这位专家还告诉孟凡佳在河北唐山就有一户养蚂蚱的老两口。 很快,孟凡佳就去了河北唐山,看到老两口就是把草给碾碎了,就直接喂了蚂蚱。而且老两口还告诉孟凡佳,蚂蚱不仅好养,销售也不成问题,他们还告诉了孟凡佳收蚂蚱的小贩联系方式。于是,孟凡佳在老两口这里买了带卵的母蚂蚱就回来饲养。 孟凡佳在自己的台田上,扣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棚子,把蚂蚱放进去之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发现芦苇草的叶子都没了,又过了一两天,连杆都没了。看到这样的情景,孟凡佳乐坏了。乐极生悲,没等他高兴多久,一场意外降临了。 孟凡佳最开始搭棚子,用了塑料布,可到了七八月最热的时候,太阳一烤,蚂蚱棚就成了烤炉了,扣棚用的那个塑料布,本以为能够起到防雨作用,但是却成了蚂蚱的坟墓。 实际上,蚂蚱最好的温度是三十度到四十度之间。 于是,孟凡佳再一次去唐山取经,回来之后,孟凡佳就换上一种塑料网,并且还做了一些改造,在棚内通风,并且模仿野外环境,在棚里保留了一些蚂蚱不吃的野菜,作为它们遮风挡雨的地方。 2015年9月,孟凡佳在自己的台田上改了40多个大棚,到了来年7月40个大棚,一共收了23000斤蚂蚱,就这样,孟凡佳一年里挣了30多万。 于是,孟凡佳开始扩大规模,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又出现了。他将养殖规模从原来的40个棚扩大到1200个棚。 原来,蚂蚱的产卵量非常的高,蚂蚱能活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一只雌蚂蚱大约可以产300粒卵,能孵出200多个娃,这种小个黄色的是雄蚂蚱,灰色大个的是雌蚂蚱。 200个娃中,有4成大约有80来只是雌蚂蚱。小雌蚂蚱长大后又生娃,这种蚂蚱一年能产三茬。这样一算,一只雌蚂蚱,一年就能变出50多万只蚂蚱。 蚂蚱是养起来了,但是新问题又来了。什么问题呢?草不够了! 通过查阅资料,孟凡佳买来了一种叫做墨西哥玉米草的种子,这种玉米草不长庄稼,他只长长草。正常情况下,墨西哥玉米草的亩产能达到30000斤。草的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孟凡佳要考虑的就是蚂蚱的销售问题了。 本来想,这么多的蚂蚱,卖不出去可毁了,没想到,老两口介绍的小贩却说有多少要多少,这一年,孟凡佳收获了69万斤的蚂蚱,赚了300万。可作为商人的孟凡佳却在想,这个蚂蚱都是卖给贩子,他们又卖给谁呢? 原来,都卖到饭店里去了。 因为德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蝗灾严重的地方,所以当地人都有吃蝗虫的习惯。最出名的一道菜,就是油炸蝗虫。为了打开零售市场,孟凡佳首先想到的,就是从本地老字号饭店入手。 虽然当地有吃蚂蚱的习惯,但是远远消化不了孟凡佳的产量,孟凡佳必须打开更大的市场才行。于是,他去了济南打市场。 到2018年年末,孟凡佳在批发和零售上同时发力,蚂蚱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南美白对虾年销售额4000多万,孟凡佳上虫下虾的立体养殖模式,也开始被人们所称道。 孟凡佳起先为了解决芦苇草疯涨的问题开始养蚂蚱,没想到不仅解决了芦苇草疯长的问题,还给他增加了一份额外的收入,不仅如此,还让他意外的走出了上虫下虾的立体养殖模式,让他的虾塘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