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字蕴含了什么玄机?

 黑马_御风 2019-04-20

杏林墨香 

每天中午11:00

推送中医药干货盛宴

置顶我,每天一起阅读中医好文

晋·王羲之《昨还帖》:“昨还殊顿,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仍以“淡”代“痰”。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基本沿袭《内经》重视饮邪的思路。参考《说文解字》《衡方碑》《昨还帖》,在张仲景时代应当还没有“痰”字出现,一直以“淡”字代“痰”。隋唐至北宋时期,痰的概念逐渐从饮的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概念。

“痰”字的出现大约在宋代,是以“淡”字的俗体字使用,后被医学界广泛采用,一直沿用至今。“痰”字的出现表明其时医家打破了《内经》观点的束缚,识别到“痰”与“饮”不同,应当独立分论。

南宋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中对痰饮的区别作出了论述:“痰之于饮,其由自别,其状自殊,痰质稠黏,饮为清水。”

为《诸病源候论》关于痰的论述作出了新的补充。延至明清,中医“痰”的概念更加清晰。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讲:“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恐、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荣卫不清,气血浊败,熏蒸津液,痰乃生焉。”

这段话要点有二:一是六淫是痰生成的主要外因;七情、饮食、劳倦是主要内因。二是气血津液气化功能失调,是痰生成的基本病机。

痰的生成主要在脾,脾湿不化,痰则自生。但与肺、肾也密切相关。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靠脾转输上升,肺通调下降,肾蒸化开合,多脏协调运作才能完成。如脏腑功能不足,水液即会滞留,聚而成痰,叫“湿聚”;阴虚内热,水液煎熬成痰,叫“热炼”;阳气偏盛,内火过旺而生痰,叫“太过”;气血虚,推动力不足水液停滞成痰,叫“不及”。

可归纳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作用于气化过程,导致气化太过或不及,从而影响到水谷、津液的代谢,这就是痰饮产生的初始原因。

而这一过程中虽说脾、肺、肾起着主要的作用,但离不开其他脏腑的通调协作。可以说人体水谷津液的吸收、气化、代谢是多脏腑运作的结果,从理论上讲,五脏六腑均可生痰。因痰引起的症状: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痞闷,胁胀痛,腹泻,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等。

这些症状不为痰病独有,但只要结合痰造成的其他症状综合分析,就不难辨识究竟是否为痰所致。

(1)吐痰多,饮食减少。

(2)体肥胖,不喜运动。

(3)脉见滑象。

(4)舌苔厚腻。

痰有多种兼证。有寒痰、热痰、湿痰、燥痰、风痰、气痰、顽痰、老痰、痰火等,由痰而致之病更是纷繁复杂。

痰之寒热属性的识别,决定着如何治疗,故不可不辨。但一直以来有个误区,就是痰白则为寒,痰黄则为热。实际上单凭颜色辨别痰之寒热,很容易误诊。痰的颜色往往与痰在体内留存时间的长短有关,长则黄、短则白。之外与饮食嗜好也有关系,比如:抽烟者痰多黄。所以一定要从整体观出发,综合诊断痰的属性。

胖人多痰。从体质学的角度讲,肥白之人体多属阳虚痰湿型,素体阳虚,水湿运化就会受阻而生痰。但瘦人同样会有生痰的病机,所以瘦人也有多痰者。

痰迷心窍,是指痰湿阻塞气血脉络,致使人神志失常,出现的相关症状。这里的痰即所谓的“无形之痰”。无形是说它看不见,隐存在体内,实则有形,只是不像咳出之痰能看得见而已。因痰阻塞的部位不同,表现症状也不同。有的喜怒无常,有的昏迷不省人事,有的癫狂,等等。

怪病多痰,指水谷精微和津液分布全身,某一处受阻即可能生成痰,这样,在痰致病的多样复杂症中,就会出现千奇百怪的病症。如老痰。凡是黏稠胶固,其质较硬之痰,称老痰。

清·周学霆《三指禅》:“夫痰名不一,其源不一,皆足以变脉,惟老痰隐伏于肠胃遇薄之处,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故脉不变。

清·林之瀚《四诊抉微》:“滑脉所主之痰,此指随气流动而不结伏者言。若老痰、火痰,坚韧胶固,结伏于经络之间,碍其流行之道路,运行濡滞,则脉又涩而不滑也。

可见脉呈滑象,只是普通随气流动之痰的脉象,老痰、火痰、顽痰如结伏于脉络之间,其脉则成涩象等各种与症不同的奇怪脉象。如不细加辨识,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故有“怪病多痰”一说。

“百病生于痰”。一方面是指痰与生成它的六淫、七情等因素相结合,生成疾病多种多样;另一方面是指痰性黏稠胶固,很难祛除,致使病程绵长,又易于生成各种变证。痰与火二邪相合,其危害要比单纯的痰和火更大,痰得火势,其性愈劣,甚则烦躁癫狂,语言错乱。或因痰火阻喉,气闭窒息而死。

如虚火煎熬津液,可致痰火痨瘵(zhài 病)。如因脾虚失运,痰浊流聚而致皮下生核,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无红无热,不硬不痛,推之可移,多生于颈项、下颌、四肢及背部,中医称之为痰核。也有固定不移的包块,如瘿(yīng,颈瘤)、瘤、瘰(luó)、疬(lì,多发生颈部、腋窝部的肿块)等都是痰的外在表现。

除此之外,脏腑管腔中停痰不化,可以形成质地坚硬或胶冻状的痰,从而生痰变,其状况表现种种,后果不堪预测。

痰的危害甚广,无论是咳出之痰,还是可触见的瘰病、痰核、癌瘤等积聚之痰,或是积于脏腑、经络、血脉中的隐结之痰,一旦发展到不能消除的程度,便能阻碍气血运行,从而生发各种疾病,包括一些不常见的疑难杂症。故有“百病生于痰”“怪病多痰”之说。饮指痰饮,是一种病理产物。饮与痰不同,痰有固态、液态两种,而饮只有液态;痰的致病范围较广,相对痰而言,饮的致病范围小。饮与痰有同源之说,饮能进而成水肿,而痰不能。但二者有互为因果关系,因痰生饮,由饮化痰。

饮的症状:咳嗽,心悸,恶水不欲饮,胃肠中有辘辘水声,呕吐清水,胸腹胀满,消瘦,脉弦滑。所在部位不同,其见证也不同。

痰饮:《金匮要略》里说:“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千金翼方》:“痰饮,水在胃中。

悬饮:咳吐引痛,心下痞硬,发热汗出,脉沉或弦(水在

胁部)。

溢饮: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笨重而痛。溢饮有寒、热之分。寒,则恶寒,口不渴,无汗而喘,舌苔白,脉迟;热,则发热,汗出而喘,舌苔黄,脉浮数。一般寒证多见(水在四肢肌肤)。

支饮:咳嗽气逆,眩晕,短气不能平卧,身体微浮肿,脉沉紧(水在膈上五脏间)。

痰是气化、代谢过程产生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的因素。痰的成因复杂,症状纷繁,难以辨识,但总归痰是一种阴邪,百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大方向,抓住本质,找到根源,辨证施治,痰邪是可治的。同时,人之体质各异,治痰一定要因人而异,标本兼治,从改善体质入手,调理气机,畅通人之吸收、气化、传输、代谢通道,保证其功能正常,就会消除生痰的条件。这是治痰的根本办法。

杏林墨香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