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湿热的时间很长,如果不注意做好养生工作,很容易导致湿热困脾,你是否时不时会有一些全身困乏、不想吃饭的感觉。 人体湿气过重时,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夏季养生,健脾祛湿很重要。 那么 身体湿气重 会有什么表现 舌苔比较厚 如果舌苔厚或舌体胖大,且舌头边缘还伴有明显的齿痕,那就证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甚至已经造成脾虚了,应及时调理身体。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更需引起注意。 没食欲、不饿 到了该吃饭时没有饥饿感,吃一点就感觉胃里胀胀的,还伴随有隐隐的恶心感。 这也是脾胃功能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这种现象易在夏季出现。 大便稀、不成形 正常大便是软硬适中且呈条状,如果大便像熟过度的香蕉一样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则说明体内有湿气,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小腿肚酸疼,身体虚胖 早上起床后突然感觉小腿肚酸痛且沉,同时近期还存在体重增加或虚胖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疲惫、忘事、易犯困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长呼一口气后才舒服,而且常感身体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易困倦、记忆力减退现象。 对比下自身,你身上有没有这些症状呢? 没有的话,那就恭喜您了。小编也真心希望你们都没有,不过有的话也不要怕,那么发现湿气重的时候,怎么办? 平成吃什么可以帮助袪湿气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薏米 薏米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水分代谢,有利尿消肿、健脾祛湿的效果。 而且薏米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改善便秘。薏米的吃法很多,可用薏米煲汤、煲粥等。 苹果、木瓜、无花果 水果如苹果、木瓜、无花果等也有除湿的作用。 其中,苹果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和润燥等功效,适合脾虚、食量减少、胃阴亏虚的人食用。 木瓜有健脾胃和助消化的功效,可用于缓解消化不良。 无花果有开胃、清热、润肠等功效,可用于食欲不振、便秘及泻痢等症的食疗。 姜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姜是辛温发散的,有发汗的功效。夏天出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吃一些姜,一面温暖肠胃,一面辛温发散。 那么,这时候出的汗,就是来自人体最深处的,是由外而内陆给人体进行彻底的排湿排毒。 日常炒菜、炖汤时可以适当加些姜末、姜片调味,也可以做以子姜为主食材的菜肴,如姜爆鸭、子姜炒肉片、子姜炖牛肉等。不过晚上最好不要吃姜! 红豆 红豆可以补血,也可以除湿。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 用红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绿豆一起煮水,可以有效排出体内的湿气。红豆也可以用来制作红豆沙、熬稀粥、做甜品。 山药 虽然山药并没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是山药可以补脾,可以间接让体内湿气排出。 山药可以炒着吃,炖菜吃,还可以做成点心吃,蒸熟蘸白糖吃也可以。铁棍山药比较好,可以药食两用,补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还可以补气。 除去食疗,艾灸作为中华古技艺,它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方法。 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艾灸的常见的几大穴位如下: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 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强健身体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艾灸这个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 丰隆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冬病夏治”夏季养生是最好的时候,跟着御美坊一起养生,强身健体,壮阳补肾,延缓衰老。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拉,明天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