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铁血老枪 2019-04-21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的国策是成为东亚的指导者,为此一定要具备能够排除苏、美、英压迫的实力。在充实能够对抗苏、美、英的军备特别是航空兵力的同时,做好稳固日漫和中国东北,完成进行持久战准备的基础工作。”——石原莞尔1936年日本,《国防国策大纲》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士官合影

近代以来,中国人求学国外,求强图存的留学生涯,足迹堪称遍布各个强国,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均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从最早的留洋学童,到后来的知识分子自行前往,期间几代人。然而和中国关系最为紧密的国外军校,却是中国近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莫属。甲午战争以来,近代对中国侵略最深者,莫过于日本:最中国影响最大者,莫过于日本:对中国时局影响最深者,莫过于清末民初的中国军政各界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国内常简称为“陆士”),这座因明治维新而崛起的军校,伴随着中国的衰败而一举世界闻名,又因为二战的失败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基本信息;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训练照片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 日本の陆军士官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868年的京都兵学校,至1874年根据《陆军士官学校条例》正式创立。该校在军事技术上注重学员的全面发展。

在思想上则进行军国主义精神教育,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培养了大批高级将领,其中6人曾担任内阁首相。同时很多著名的中国将军,比如蔡锷、何应钦、厉尔康、黄慕松、李汝炯、汤恩伯等,亦毕业于此。1945年日本投降后,陆军士官学校受到《和平宪法》的规定被撤销,撤销前共开办61期,培养军官36900名。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部队两年以上经历,未满30岁的中、大尉军官,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有机会成为高级军官。日本二战战败前,和海军兵学校、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的预科学校,毕业后可直升东京帝国大学)被称为日本国培养军官的三大名校。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常训练

基本介绍: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简称'陆士',为日本陆军军官(是少尉军官,而非军士)是在明治维新期间开办的,前身是1868年8月开办的京都军校。该学校主要教授军事课程,并且注重向学生灌输'效忠天皇'的封建忠君思想和为了'大日本帝国'不惜肝脑涂地的军国主义思想,以非常残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武士道精神。陆士的毕业生是日本近代军队的骨干,近代日本四处发动的侵略战争中的陆军军官无论将军还是少尉,几乎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当时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兵学校学生一毕业即成为高等官(奏任官)。日本皇族、华族也多数进这两所学校。因此,在原本就非常尚武的日本社会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东京帝国大学。

主要课程: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上课情形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虽然培养的大部分都是战犯,但是其教学严谨科学,并非人人都*++可以顺利毕业,其军事教育普及在各个方面,教授的课程繁多而且复杂,想要毕业,首先要通过的课程: 戦术学(战术学);戦史(战争史);军制学(编制学);兵器学(武器学);射击学(射击学);航空学;筑城学(工程学);交通学;测図学(绘图学);马学 ;卫生学;教育学 ;军队教育 ;一般教育;外国语。

道不清,说不明----与中国的百年纠结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蔡锷

如果说近代哪一所军校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最大,毫无疑问,非日本陆军士官学员莫属,日本陆军士官学员几乎所有的中高级军官,要么在中国一战成名,比如岗村宁次之流,要么将中国当成了磨刀石,在别国建立丰功伟绩,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也从没有一所军校向“陆士”这样为重培养了如此之多的人才,这些人才要么为推翻清政府贡献良多,要么成为国民党军官支柱,在抗战中,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的中国留学生尽管不乏汉奸,但是更多的则是与日寇进行了曲折不挠的斗争。

一半是精英、一半是恶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蒋百里

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最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留日士官生,保定军校生, 黄埔军校 生,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讲武堂毕业生。其中以留日士官生发端最早,时间也较长,从1898年第一批留日士官生赴日到1937年 全面抗战 爆发,前后计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余人。虽然留日士官生的总体数量不及保定和黄埔学生,但是其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

代表人物;

士官学校三杰:蔡锷(辛亥革命元老)、蒋百里(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张孝淮(辛亥革命著名历史人物)

相关链接:关于蔡锷、蒋百里、张孝淮与陆士,一直以来都流传着一个传说:1906年毕业的时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结果蒋百里夺了第一,把日本天皇赐刀带回来中国,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第二名就是后来的从云南起兵反袁的风流将军蔡锷。这引起的骚动就更加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了一下——不幸,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发布官感觉无法向天皇交代,临时从后面换了两个日本学生做第三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增加的两个人,一个人叫荒木贞夫(日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一个名叫真崎甚三郎(日后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皇道派巨头,甲级战犯)。其实这个内容听上去很解气,但是实际上并不能当真,其中有几处有严重的历史性错误。因为蒋百里和蔡锷不是一期,且陆士的奖品是望远镜,只有陆军大学的前六名才有天皇赐刀,号称“军刀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