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民国史,南黄埔、北保定!

 兰陵笑侠 2020-10-20

浪花岂能淘尽英雄!

中国近代史,黄埔军校闻名遐尔。

殊不知,在河北保定,也有一所蜚声海内外的正规军事学府,他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科学教育的先河,那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从1912年1020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开学,到19238月宣告停办,历时11年,前后8任校长,共办9期,培养军事人才6754名,任少将以上或高级军政职务的1235名。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人物有:陈诚、白崇禧、唐生智、李品仙、陶峙岳、薛岳、顾祝同、周至柔、罗卓英、叶挺、邓演达、傅作义等。

(1) 

一座保定城14所军校,直隶总督袁世凯靠办学堂挖了大清的墙角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在保定设立“北洋军政司”,以保定为基地,开始编练北洋常备军,终成拥七万之众的北洋陆军六镇。

练兵治军,最大的本钱是人才。光绪二十八年开始,袁世凯倚重刘永庆、段祺瑞、冯国璋,开办新式军事院校,为北洋培养了各式各样人才。

袁世凯在保定开办的军事学堂名录:

北洋行营将弁学堂

练官营

参谋学堂

测绘学堂

北洋陆军师范学堂

保定东关陆军小学堂

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

马医学堂

军械学堂

经理学堂

宪兵学堂

电信信号队

陆军部速成学堂

陆军部军官学堂

陆军预备大学堂

这些学堂包括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辎重科及经理、师范、军械科,还附设日、英、德、法文等外语班,已具备新型军事学堂气象。

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吴佩孚、孙传芳、齐燮元、孙岳、商震等,都是北洋陆军叱咤风云的精英人才,也是清朝的掘墓人。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蒋介石、张群、王柏龄等人来保定,进入陆军部速成学堂留日学生预备班,年底东渡到日本振武学校。

在保定,蒋介石迈出了人生重要一步。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仍念念不忘建军之资、起家之地。

他与秘书胡钧筹划在保定筹建陆军军官学校,以各省陆军小学和四所陆军预备学校学生为主要来源,仿日本陆军士官实施养成教育。

1912年1020日,经过半年紧张筹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迎来了第一期学生。

此时,距甲午战争不过18年,离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才12年。

   (2) 

“学校办不好,即自杀以殉国”,校长的灵魂影响着学生的精气神

好的学校,必然是教育家办教育,离不开一位好校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共历8任校长,他们出身不同,资历不等,水平各异,执教业绩各有千秋。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校长一览表 

姓名

籍贯

出身

任职时间

赵理泰

安徽合肥

北洋武备学堂

1912年105

蒋方震

浙江海宁

日本士官学校

1912年1215

曲同丰

山东福山

日本士官学校

1913年92

王汝贤

北京密云

北洋武备学堂

1915年91

杨祖德

山东潍坊

日本士官学校

1917年111

贾德耀

安徽合肥

日本士官学校

1919年823

张鸿绪

直隶天津

北洋武备学堂

1921年630

孙树林

直隶大城

日本士官学校

1922年1026

这几位校长中,首任赵理泰深得袁世凯信任,为学校开创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治学无能,加上南北政治对立引起学生风潮,处理无措,上任2月即被免职。

王汝贤无能无德,张鸿绪少才守旧,二人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皆不称职。贾德耀、孙树林受时局所限,作为有限。

蒋方震

对学校影响最大的是蒋方震和两个山东人:曲同丰、杨祖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其中,蒋方震(字百里)最富传奇色彩,对保定军校校风影响甚大。

他是日本、德国双料军事留学生,眼界视野开阔,富有进取精神。

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三杰”,因毕业考试名列第一,获日本天皇亲授军刀,为此,日本将中日学生分开授课,以防中国学生夺魁。

在袁克定的力荐之下,蒋方震接任赵理泰成为陆军保定军官学校第二任校长。

上任第二天,他在对师生的训词里提出:

中国的新军人,应该是把中国历代忠臣名将的忠诚、智勇和立己立人的不朽精神以及欧洲的骑士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和中国游侠精神镕冶于一炉,才能铸造出中国军人的新精神。

如果我做好了榜样,你们不跟着来,当以严厉制裁。如果方震不尽责任,办不好学校,当以自戕以明责任。

言出则必行。血气方刚的蒋方震整顿学校秩序,亲自督率操练,调整教学队伍,制定教学大纲,改善伙食质量,为学生配发新军服、皮鞋、马靴,学校风气为之一振。

可惜,他生不逢时,抱负难施,在那个鱼龙混杂的乱世,处处受制于北洋政府,很多好的改革想法化为泡影。

1913年618日早晨,年仅31岁的蒋百里,当着全校师生面,开枪自戕,引起全国舆论大哗。

袁世凯请日本医护人员抢救治疗,蒋方震幸而未死,使中国保住了一个兵学奇才。

后经曲同丰、杨祖德两任校长努力,1916至19193年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发展到了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最好的黄金时期。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军事课教材均由日本陆军、德国陆军教材翻译整理而成,授课分内场理论和外场实践相结合,战术作业是极重要的必修课,毕业时组织多兵种协同作战联合军事演习,考察学生实际作战指挥能力。

从机构设置、课程设置、教授方法及诸项规章制度等方面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基本达到了近代德国、日本同类军校的标准。

中国传统兵法与新式军队建设思想结合,深深地影响了一批批保定军校学生。

 (3) 

先有保定系,后有黄埔系,大风大浪淘不尽多少乱世豪杰

一部民国史,前半部是保定军校,后半部是黄埔军校。

虽然保定军校禁止学生过问政治,可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这简直就是一句空话,无论军阀部队还是国民党军队,军人被政治拴得紧紧的。

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军政机构中,保定生任职甚多,从192年北伐开始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军队最高职务中保定生均占到30%以上。

1936年国民党陆军高级军官(少将以上)中,31%出自保定,抗日战争后期保定系更加耀眼,战区正副司令长官占到50%,集团军正副总司令占到38%,远超其他毕业生。直到1947年,黄埔毕业生才后来居上超过保定系。

1948年12月,中共宣布的43名战犯中,保定系仍占9名,他们是:陈诚、白崇禧、顾祝同、熊式辉、刘峙、薛岳、余汉谋、傅作义、周至柔。

此时距保定军校停办整整25年。

25年时间里,6000余名保定生在动荡的历史大潮中颠簸沉浮,既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也影响和改变着历史。

北伐战争中,以后保定学弟叶挺力败前保定学长吴佩孚为标志,一大批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优秀分子一跃成为治军打仗的名将。


抗日战争期间,大大小小众多战役中,都有保定军校生在浴血奋杀:卢沟桥事变时的何基沣、张克侠、张维藩、董升堂,忻口战役捐躯的郝梦龄,南京保卫战中的唐生智,淞沪会战中的陈诚、张治中,台儿庄战役中的白崇禧、顾祝同、上官云相,缅甸远征军指挥官陈诚、罗卓英、黄琪翔等等。

当然,不同的政治信仰、政治追求,也造成了保定生的分化。叶挺、赵博生、董振堂很早就参加了中共军队创建,傅作义领导了北平起义,保定九期的张克侠、何基沣淮海战场起义,为解放军直接打开了山东通往徐州的大门。

最富传奇色彩的是吴石,他与白崇禧和张治中是同学,一生郁郁不得志,在保定校友何遂影响下转变信仰,成为中共地下党员,1950年被保定师弟周至柔签发命令逮捕,被保定学长蒋介石点名枪毙,一同就义的还有同学陈宝仓,在台湾上演了一出生死同学会。

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皆出保定一系。

历史上都认为黄埔是蒋介石的嫡系,实际上保定系对蒋的辅佐支持某种程度上更重于黄埔。

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时,保定军校刚刚停办。大批保定师生南下,为黄埔军校开办提供了充足师资条件。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学时的战术、教授部等教官,几乎全是保定生包揽。

孙中山说:黄埔军校诸位教员有从国外来的,有从保定军校来的,但保定军校成立的时间久,人数很多,器械又完备,我们这个学校所处的种种地位,都是比他们差的很远。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民国期间开办的53所军校中,保定生在31所担任过校长、教育长等重要职务。军事国防、步兵操典、机械化作战、后勤作业、游击战术等大量著述,都是由保定生完成的。

在黄埔系面前,保定生是当之无愧的老师。

陈诚,就是标志性人物。

陈诚陪同蒋介石检阅训练班学员

1919年,陈诚靠一张借来的中学毕业文凭,冒名顶替参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录取考试,因为成绩差、身材矮小未被录取,后来找关系以备取生名义上了第八期炮科。

谁曾想,这个差点被保定淘汰的差学生,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从黄埔军校开始,直至退守台湾,始终追随,忠心无二。

尚父阴符,简练揣摩成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直隶保定,尚武堂前,庭院深深,草木幽幽。

影影绰绰,刀枪林林,战马嘶鸣,阵列严整,可曾看到一百多年前,一批批热血的青年,在这片土地上操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