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水  团山民居

 木香草堂 2019-04-21

 历史文化名村团山建于圆形的小山包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倾斜。它背靠连绵群山,面临平坝沃野,泸江河穿越田畴自西向东流过,323国道、鸡石公路及个碧石铁路,横过村前,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生产稻谷、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尤以“团山梨”最有盛名。现有保存完好的清朝时期的传统民居十五座、寨门三座.寺庙三座,宗祠一座。各建筑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外雅内秀,凸现出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它是清末精美的书法绘画、木雕、石雕“三绝”的民居群,居建水古民居之冠,成为建水“民居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旧中国民营商业发迹史的最好实例。2005年团山民居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团山民居以“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传统建筑形式为主。多为二进院,门楼建筑气派,雕梁画栋充斥其间。屋内屏门、坎窗、柱础等古色古香,雕刻精妙,寓意深刻。可谓多而不繁、艳而不俗、朴而不滞,其内容丰富,捭法细腻,形象逼真,更有书法、壁画、诗词、楹联、典故等令人叹为观止。

张家花园始建于1905年,占地面积3495平方米,建筑面积2955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寨门、一进院(接待新朋友的地方)、二进院(接待老朋友的地方),三进院(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花园祠堂和碉堡组成,计有大小天井21个,房屋119间,是一组城堡式私家园林。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皇恩府位于团山村西南角,1909年竣工,占地面积1885平方米,建筑面积863平方米。平面布局由两大天井、六小天井、六个过道和二进院落组成,主体建筑计有房舍37间,且保存完好,是团山民居中二进院布局的典型代表。

东寨门位于团山村东部,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年)。占地45平方米。建筑形式采用二层阁楼式三间单门洞拱形大门形式。屋顶为悬挂山顶,梁架为穿枋式梁架,每条屋脊翘角都有龙形螭。中间的屋顶略高出侧间,正脊中部有土黄色彩釉宝瓶。底层正中门洞的穿枋雕刻有麒麟吐玉书、如意和犀牛角。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此房主人毛有寿的先主曾获得“司马”称号。毛有寿致富之后,不忘祖宗的儒仕身份,刻“司马第”匾额悬于门楣之上,要求子孙崇尚儒学,发奋读书。司马第位于团山村东南部。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计有大小天井7个,房间20间,房屋布局由“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二进院落。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秀才府位于团山村东南部,竣工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现存占地面积207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3平方米,计有大小天井13个,房间50。原为三进院布局,后因一进院两侧土掌房倒塌,种植了花草树木。

营长府:此房的主人张国藩曾担任靖国军营长,所以大家都称29号民居为“营长府”。营长府位于团山村东南部,建造于宣统二年(1910年)。占地面积934平方米,建筑面积844平方米,计有大小天井9个,房间64间,是一组由三进院和两层三间四耳土掌房组成院落。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南寨门:南寨门位于团山村的南部,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占地20平方米。建筑形式采用两层炮楼式单开间单门洞拱形大门形式,屋顶为硬山顶,梁架为穿逗式梁架。二楼墙壁留有枪孔,是当时守家护财防御土匪劫掠的设施。

西寨门:西寨门位于团山西部,原寨门已损毁。现在的西寨门是2004年竣工重建的。占地面积20平方米。建筑形式采用二层炮楼式单开间单门洞拱形大门形制。屋顶为硬山顶,梁架为穿逗式。二楼墙壁留有枪眼。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北寨门:北寨门位于团山西北部,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因此处山清树碧,流水淙淙,故名“锁翠楼”。
北寨门占地面积60.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平方米,建筑形式采用二层阁楼式三开间单门洞拱形大门形制,屋顶为歇山顶,梁架为穿枋式,每条屋脊翘角都有鱼形螭吻,中间的屋顶略高出侧间,正脊中部有土黄色彩釉宝瓶。门洞上方有石匾“锁翠楼”。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拉扒井:拉扒井位于团山村西南侧。井口为椭圆形,直径约4.5米,深5米,味甘甜,从未枯竭。

大乘寺:大乘寺位于团山村后西南角。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面积16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3平方米,为二进院建筑。从地面到门口共有七踩石阶,中国传统以奇数为吉祥数:1、3、5、7、9为吉祥数字。进了佛门就到了佛界,要讲究佛家礼节:脱帽;在门口见佛要双手合十,行15度鞠躬礼,口念“阿弥陀佛”;并且从左边进,由右边出。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上庙:上庙原是张氏族人烧香拜佛的地方,历尽艰辛创业的团山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为培育好下一代,张氏族人经商议,聘请教师在上庙开办初级小学。
上庙位于团山村西北部,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占地面积716平方米,建筑面积631平方米,为两进院建筑。一进院为进入二进院的过渡空间,是一个天井。二进院是四合五天井院落。大门为“二叠水嵌贴式单门洞”门楼。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建水 <wbr> <wbr>团山民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