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有时候不是跟人在相处,是跟自己的期待相处,你不是跟人结婚,是跟你心裏的目标在结婚。

 老實修行360 2019-04-21
~「我们有时候不是跟人在相处,是跟自己的期待相处,你不是跟人结婚,是跟你心裏的目标在结婚。」



问:我们经常说一个词“七年之痒”,现在其实已经有新的词了,叫“三年之痒”,甚至“一年之痒”,那麽如何在生活中经营自己的爱情?怎麽样把“七年之痒”变成十年之痒,甚至一生都不痒?

答:体谅因缘带来的一切

其实在我看来没有所谓几年之痒这一说,我觉得人一直在痒。
可能跟对方在一起三年、七年、十年,有些可能老夫老妻了,七八十岁才开始痒。
其实不是。是人一直心在痒,在一些适当的机会被诱发出来或展现出来。

人的心是心猿意马的心,人的心是非常不安的状态。
因为不安,所以需要很多的东西来让自己安心。
为什麽我们需要钱?就是钱能够让我们安心。
为什麽我们需要一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能让我们有成就感,能够安心。
我们为什麽要另外一半,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忍耐寂寞。
我们的不安会让我们认为一直需要有个东西,来维繫我们的安全。

我们需要的东西一直在变化中,有时候需要的是物质,例如房子、车子,但还有一些东西是精神上的,比如知识以及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可是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来自于人想要借由这些东西来感觉安全。

人想要安全感这件事情本质上并没有错误,我们有需要安全的本能,我们要体谅别人需要安全的本能,所以我们要体谅,世间所有的人都在不断地追逐安全感,是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做。

明白了这件事情,我们就不会那麽容易谴责自己,也不容易谴责别人,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某种无可奈何。

可是佛陀提醒我们:对追逐安全感这件事要换一个角度看,不是说不能追逐安全感,而是要看这种追逐的本质是什麽?

佛陀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所生,都是条件组合而成的。只要是条件组合而成的,都有可能在其中的某个条件产生一些变化的时候,导致结果产生变化。

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是有很多条件造成的,如果其中一个条件改变了结果也会改变。这不是一个想象,在生活中可以直接体会到。反过来说,你现在做的事情,都是为未来的任何一个结果注入了一个新的因,而未来的结果其实取决于我们现在注的因,所以这个过程不断地在变化,因也在变化,所以结果也在变化。

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认为所谓的给我们安全感的东西是因缘造成的

金钱也是,不是你想有钱就有钱,是有条件才能造成你有钱。
哪怕我们现在已经有钱了,这些钱不是都会一直在口袋裏。

既然是因缘造成的,所以一直在变化。
这就导致了“无常”的出现,因为因一直在变化,结果就不会一直不变。

既然是无常,就不可能把它当作永恒依赖的对象,我们可以暂时用钱来满足安全感,但不能一直依赖它,因为钱会变化。我们也不可能依赖知识来造成永恒的安全感,因为这一刻的知识可能下一刻就成为另外一种陈旧的知识,不能为你所依赖。因为你依赖的东西在变化,所以你不可能永恒依赖它。

无形、有形的东西都是如此,婚姻关係也是如此,你的身体、所有的人际关係都是如此。在此时此刻,因为因缘,我们暂时需要所有这一切。只是有些东西依赖的时间久一点,有些东西依赖的时间短一点。

婚姻也是一样。我们刚开始时没有婚姻,后来有了婚姻。可是我们真的那麽需要婚姻吗?婚姻对我们的价值是什麽?拥有婚姻之后,怎麽去面对婚姻,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对于已经拥有婚姻的人来说,要思考的是,婚姻对现在的你来说价值是什麽?

好像我们在日本租了一辆车,在日本开车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用这辆车。所以正在婚姻当中的人,要好好的去保养婚姻这辆车。万一有一天离开了婚姻,并不是说主动离开它,而是说,总有一天我们必然会离开婚姻。

佛法讲人生无常,人必然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也必须要面对婚姻终究会离去的结果。我们要做到有一天愿意离开它。这种心情用在生活当中,就是我们愿意有一天终究离开它,可是在这一刻,我们愿意好好珍惜眼前的婚姻关系,因为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全感。

在婚姻当中,不管是一年、五年、七年甚至一辈子,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深深地和对方做心与心的沟通,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不会导致过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

现在的人为什麽那麽容易去转换一段关係?都是因为对这段关係有所期待。为什麽会离开这段关係?因为对这段关係的期待落空,如果对这段关係的期待一直满足能够满足,就不太会轻易结束这段关係。

如果你对一段关係刚开始没有期待,那麽你也不会那麽容易进入这段关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状况。

我想提醒年轻人,我们以为结束了这段关系,进入下一段关系就一定会更好,事实上是不一定的。

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不是跟人在相处,是跟自己的期待相处,你不是跟人结婚,是跟你心裏的目标在相处。

之所以会跟人结婚,是因为你认为他/她是你的目标,一旦你发觉他/她不是你的目标,就会甩头就走。所以我们都只是跟我们自己的目标在一起,并没有真正跟对方在一起,其实这是一个蛮自私的想法,如果是这样,你这辈子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目标,因为目标会变。

我们之前讲过,所谓的圆满是无明的代名词,人生没有真正的圆满,圆满是你想象出来的,没有完美的事情,但是有完美的态度,就是愿意体谅和接纳,体谅自己,接纳自己,包容别人,接纳别人。

文字:杨硕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