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话:邹衍(我才是中国最牛逼的程序员)

 徒步者的收藏 2019-04-21

晴之问

“陈涛,你是个骗子,给我拍照连PS都不会,还说自己是程序员?”李晴生气的说。

“我是程序员,邹衍才是个骗子,一个骗子程序员。”陈涛答道。

我们一出生就被贴标签是某国人,接受出生地所有文化,秩序和地理的边界。事实上我们是地球人,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们。为什么我们对世界没有支配权呢,因为我们的权利被国家剥夺了。国家就是为了平衡资源分配权利而自发形成的组织。

从伏羲炎黄到大禹都是靠着掌握了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带领群众创业,发家致富,因此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百姓赋予了他们资源的分配权。到了夏末和商周,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这门科学,于是它的门槛和特殊性便降低了。

资源的分配权的争夺引发了王位的篡夺和权利的更替,于是新的统治者以天赋神权来描述其特殊性来获得资源的分配权,通过王位的继承来取得资源的分配权的延续性。

周朝完备的礼制是一套详细的资源分配制度。但是随着人口和科技的大爆发,剩余资源的大增长导致这套分配制度玩不转了。制度的打破带来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如何开发一款新的分配系统,诸子百家的程序员在稷下学宫开始了一场产品开发的大讨论。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针对客户需求,道家开源了系统的源代码。

儒家在周礼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升级,强化了会员等级制度。

法家开发了“以法治国”系统,减少变量增加常量,给每个BUG都增加了注释。

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去中心化理念等等。

诸子百家的程序员幻想着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四处推销,跑到各国去安装调试,各国领导人有的装了带来了效率的提升,有的装了没用,有的装了电脑太卡又删除了,有的删除了不说还把程序员打死了。

诸侯们愤怒的骂道:“一群脑残程序员,管理员权限系统都没有修改”。

秦朝率先用了法家的开发的系统,bug最少,系统运行稳定高效一下灭了六国。但是因为没有管理员权限,还未得到市场批准。

这时候那个中国最厉害的程序员邹衍出场了。

作为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充分分析了客户需求,系统原理要浅显易懂,方便用户增删改查。阴阳家创始人邹衍开发了可以修改管理员权限的系统,“五德终始说”的系统。

邹衍

五德始终说

商周时期人们对世界万物本原探索的结果: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广为认知。邹衍将“五行”改名为“五德”,建立了在“五行”基础上的“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的理论。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上古时期的历法,一年分为五季,结合五行五色,分别是春(青木)、夏(赤火)、长夏(黄土)、秋(白金)、冬(黑水)。邹衍根据根据天气季节的周期性更替的理论,将其附会到人世朝代更替规律的探究问题上,进而宣称自己掌握了朝代更替、历史和社会演变的基本规律。即人间朝代的更替,都是前个朝代“德”被后一个朝代的“德”克制消灭的结果,“五行相克”的循环,导致了人间朝代的更替。

邹衍“五行相克”理论建立的古史体系:

黄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 —周(火德)

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根据“五德终始说”阐释了夏商周朝代更替的规律后,邹衍大胆地提出一个预测:“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祥征应也。”

程序员邹衍受到各国君主贵族隆重优待,走上了人生巅峰。而传统开发人员孔子却穷游列国,甚至在陈国、蔡国还断粮了。孟轲则困于齐、魏等国,成了屌丝。

这个系统最厉害是“德”是个变量,可以配置。邹衍说,如果你是天命所归的话,就像天气一样,大自然会出现各种预兆显示,从预兆里就能判断出你的德性。

后来的统治者根据这套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开发的技术,需要什么德就可以进行创造和修改征兆,以适应政治现实。

如果世界上没有迷信,那我们就创造一个迷信,信的人多了,就不是迷信了。

五德终始说系统的应用

秦朝:水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遂成为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以“水”为秦朝的“德”,一切措施制度,均遵循上表所载水德及其相配的各种元素。如秦朝制度中的数字,皆为六,或六的倍数,或六的约数(如秦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秦始皇泰山、琅琊等地刻石字数皆为六,或六的倍数等);秦朝尚黑色,故名其民曰“黔首”等。

黄河改名叫德水,并宣布全国服色尚黑。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所以在秦代,黑色是贵色,只有皇帝和高级官员在正式场合穿的礼服才能是黑色。

为了论证秦朝的合法性,吕不韦及其代笔集团沿用了邹衍的世系,但稍微做了修改。只为了说明秦很水灵。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 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於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 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 (《吕氏春秋应同》)

汉朝:水德→土德→火德

西汉初,刘邦宣称汉朝为水德。这其实是刘邦将汉朝视为周朝正统的接替者的一种手段和谋略。

汉文帝时,博士鲁地人公孙臣上奏,建议汉朝改为土德。丞相张苍等坚持水德,予以抵制,未果。数年后,黄龙见于成纪(地名)。汉文帝诏令采纳公孙臣之说,按五行相克理论,以汉朝为土德。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变汉朝的“土”德为“火”德。王莽自称是舜的后裔,舜为土德,故王莽认为新朝也应该是土德。依据“五行相生”理论,新朝要为土德,则汉朝必须为火德。王莽还重造了“古史”体系,以宣扬其学说。顾颉刚认为,《史记》、《汉书》中汉高帝刘邦斩白蛇起义,有神灵曰刘邦为“赤帝子”的传说,当是王莽等人杜撰出来,窜入《史记》,班固不察,加之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也附会火德神灵来神化自己,于是班固抄录成文。

自此汉朝“德”变为“火德”,后人称汉朝为“炎汉”、“炎刘”。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标题就是“曹丕废帝篡炎刘”。


从此以后,每一新朝代建国伊始,就从事改正朔,易服色等礼制改革,主要依据就是基于“五德终始说”。

自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据说林语堂先生当年曾经拿青天白日旗开过涮,说青天青天,这旗主色是青,那民国就是木德。清朝是水德,木克水。按此推演,然后再几十年后全国都山丹丹的那个红艳艳。

 

大九州的地理学说

由于从小生活在海边,对海洋的观察让邹衍成为了古代海洋理论第一人。阴阳家的大洋学说而打破九州中央理论,这一海洋理论,批评了陆地体系的小九州,重构了海洋体系的大九州。

邹衍-古代海洋理论第一人

邹衍说:“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就是说神州(中国)内的九州是小九州,神州之外还有同样的八个大州,连神州算在一起是大九州,这才是整个天下。这个说法不是考察来的,以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也是无法考察的,而是邹衍推断出来的。这个“大九州”论,已大致符合今天世界大洲的景况。

邹衍的大九州学说,也只是受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的影响。

图片 / 网络(侵删)

文字 / 皇城小涛涛

排版 / 晴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