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雪丽 刘姥姥是个寡妇,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自然帮衬着女婿家,她是王板儿和王青儿的姥姥。 (一)刘姥姥出场为求照应 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家,早先做过官,这个官几代,自然是打小享受过了,没了父亲,家业一般,又是好吃好喝的主,自然禁不起折腾。到了冬天,没有钱了,自然没好气了,喝了酒就生事,自然没好脾气。 刘姥姥心也焦虑,一则不愿意女儿受气,二则也要为两个外孙谋划。 于是这才提起了王家,主要是王夫人,从一开始,刘姥姥打秋风的目标就是王夫人。如果是冲着当年联过宗的王家,就不是跑到贾府了,这是冲着当年见过面的王夫人,才奔到了贾府。 既然是打秋风,去找谁,谁去,去了怎么找人,都是学问。 目标是王夫人。王夫人当年很爽快不拿大,也就是说,王夫人没有瞧不起王狗儿家当年的攀附,也没嫌穷,从来没让王狗儿家空过手,现在呢,名声更好,说是上了年纪,更加的恤老怜贫,王夫人名声不错,有个慈悲的好名声,所以目标选对了。 去的人,必然是女人了,王夫人不会见王狗儿,既然刘姥姥去,自然要带个板儿,一老一小,最让人怜惜。 (二)刘姥姥是巧姐的姥姥 可是高门大户,主子岂是轻易见的,于是找了周瑞家的,她本是太太的陪房,王狗儿又和周瑞关系不错,昔年周瑞争田买地,王狗儿出过力。 这刘姥姥是没见到王夫人,周瑞家的把人领到了凤姐处。 这时候,小巧姐还没名字,还有奶母照看。 她哪里知道,她未来落难,还要靠眼前的贫婆子照看,而她嫁了板儿。 全书中凤姐主动做好事,几乎没有。 这次是为了太太的面子,王家的声誉,反正花的是贾家的钱,乐得树立王家的好名声。 给多少钱是个问题,凤姐出手算是不薄了,本来没交情,也不认识,就凭了一个王字,就给二十两,这于凤姐算是不薄了,凤姐是赵姨娘丫鬟的一吊月钱,都要算计成五百钱。 当然刘姥姥是意外之喜,二十两对于普通老百姓是不少了,就是一年的开销了。 凤姐此时也不知道,这是替她未来的女婿家出力。 真正是千进伏线。 刘姥姥这次来,是为了解家里的燃眉之急,而凤姐不过是为了王家的面子,哪里知道,这就为日后结亲打下了基础。若是凤姐此时不理不睬,撵了人,那日后,哪个搭救巧姐。 此时刘姥姥进府,见的就是凤姐这一房人,这就是未来的亲家呀。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长江诗歌》等刊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