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提出者是梁启超,后来被广泛地采用,成为现代最知名的政治词语之一。 问题也就来了—— 梁启超为何要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呢?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提到: 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 这就是梁启超最早提及“中华民族”的场合。他之所以提到这个概念,是由于要和章太炎等人的理论进行论战。 章太炎是族裔民族主义者。在他看来,中国的民族就是汉族,中国的土地是内陆十八省。 然而,作为文化民族主义者的梁启超对这种观念是持排斥立场的。他认为,章太炎的理论会使中国失去统治边疆的合法性,会造成国土分裂的局面。梁启超理想中的中国是这样的: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超越原有的汉民族主义观,故而提出中华民族的理念用以同章太炎抗衡。 以上就是中华民族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从后来的结果看,显然是梁启超取得了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