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鬼才”如何带来舒伯特的“冒险”?

 lylla 2019-04-22


2016年11月,国家大剧院“国际钢琴系列”中,一场独奏音乐会引起了古典音乐界的广泛关注。演出结束后,乐迷朋友对当晚演奏家的演绎风格、呈现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这场争论的主角便是俄裔比利时钢琴家瓦莱里·阿凡纳西耶夫。


三年前的那场贝多芬专场音乐会上,阿凡纳西耶夫带来的“悲怆”“月光”“热情”三部最具知名度的钢琴奏鸣曲,刷新了乐迷对贝多芬原有的认知。耳熟能详的旋律被突出的和声走向、拖延的慢速和弹性的节奏完全“肢解”,他对贝多芬别具一格的演奏,无疑让人想到他在唱片封面霸气的写道“我是贝多芬”(Je suis Beethoven)。

△阿凡纳西耶夫唱片封面

这看似“胆大妄为”的自我标榜,实则是阿凡纳西耶夫对“乐圣”由心的虔诚,“我在准备曲目的时候,首先是严格忠实作曲家的原意,直到融会贯通。一旦走上舞台,就不再仅仅局限在这是用钢琴在演奏、必须用强音来演奏等等狭义的层面,而是境由心生,把已经深刻领悟后的自我呈现给听众。”

在乐坛意志的大风向标下,阿凡纳西耶夫从不刻意迎合大众,始终“坚守文化、坚守艺术、坚守自我”。他出版小说,撰写诗歌集,为唱片填写充满哲思的音乐说明,深思熟虑的演奏背后逐渐建立起属于自我的音乐世界。由此,他所呈现出的贝多芬是外柔内刚、肖邦是忧郁的美丽、舒伯特是说不尽的深沉悠长……

“演奏会是人生新的发现”

4月21日,这位自带“话题”的钢琴大师将再登国家大剧院,以“仙气十足”的独特风格为北京观众带来舒伯特三部晚期经典作品——《瞬想曲》D780、《即兴曲》D946和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

无论是小品式的瞬想、即兴曲,还是拥有庞大结构的奏鸣曲,这三部作品都可谓是舒伯特音乐天才的集中展现。对于阿凡纳西耶夫来说,舒伯特是他最“熟悉”的作曲家。区别于2016年才公开录制上演贝多芬的是,他所录制的第一张唱片便是舒伯特作品,其中就包括此次即将上演的最后一部钢琴奏鸣曲D960。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凡纳西耶夫每次录制演奏D960时都会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解读,我们从他演奏全曲的时长便可窥探一般:

1987年ECM录制洛肯豪斯室内音乐节的现场录音,总时长48分钟21秒;

1997年DEMON在汉诺威的录音,总时长扩展到59分36秒,第一乐章也从10年前的22分增加至28分钟;

2014年若林工坊在东京的录音,总时长为54分。

……

阿凡纳西耶夫曾说“演奏会是人生新的发现,也是一种冒险”,那么在此次音乐会上,阿凡纳西耶夫又将会为京城乐迷呈现怎样的舒伯特,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