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磊 诗人、艺术家、策展人。 1971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庭院》 60cm×90cm 纸本岩彩 2014 《应声》 90cm×180cm 纸本岩彩 2012 《山禽》 55cm×98cm 纸本岩彩 2014 《螳螂》 55cm×98cm 纸本岩彩 2014 《旧书》 55cm×98cm 纸本岩彩 2014 《燃烧之地(一)》 90cm×90cm 纸本岩彩 2015 《燃烧之地(三)》 90cm×90cm 纸本岩彩 2015 《虚村》 100cm×100cm 纸本岩彩 2013 《半途》 100cm×100cm 纸本岩彩 2012 《大海之一》 200cm×200cm 纸本岩彩 2017 《大海之二》 200cm×200cm 纸本岩彩 2017 思想的切片(节选) ——浅论孙磊绘画 文/王艾 每个艺术家都通过视觉常态发现区别于常态的特殊经验,依赖此经验内观自身,发现特质,在点滴中积累或扩展属于自身的特质,在创造力的驱使下,创造符合自身特点的绘画。孙磊的岩彩画,无疑是吸收大量的技法之后释放他自身特点的结果,画面的结构严谨有序,甚至有条不紊地按远景,中景与近景这样的方法来布控全局。实际上,在处理画面结构或者彰显“法度”之间,则是恣肆汪洋的写意风格与抒情性的结合,看似笨拙的屋宇、岩石、村舍、马、人物等造型奇特。其实,在孙磊那里,这些简约的物象镶嵌在画面里,似乎幻化为一个个意象,或者一个个词。所指性极强的词,进入了一幅幅氤氲弥漫的画面。物象已模糊化,牺牲了优雅的形态,似乎强行介入到画面中,他不是以波普化或涂鸦的方式,而是以一种疏离的方式,言说一股从内部涌出来的神秘感,并且直指观看的本质,与潜意识深处的诗意勾兑,形成一种奇特的超现实主义气质。我相信,这种气质在孙磊那里由来已久,长期的诗性语言的淬炼,笔墨之间游刃有余的洒脱,因朴素而拙,因拙而彰显素净,因无拘无束而思想开阔,而思想开阔的深处也存在着语言边界。在孙磊那里,语言边界是自我与“他者”的相逢,一个诗人与艺术家在其中的观望与碰撞,眺望自我,形成了思想的晶片,形式的晶片,视觉的晶片,棱角的反光就是语言的缩影,当语言的历史嬗变为话语权力,“语言立法者”(罗兰·巴特语)就便面临割裂与断裂。 孙磊的绘画,是分崩离析传统在向当代转化时出现的奇异化的结果。天空之中出现的昆虫、书本、直升机、小提琴、乡村小径像立体主义时期的构成;马,或者兽类伫立其中,在一片濛濛的情境中俨然像旧时代的守护者。也许画面中守护的意愿远远超过绘画本身,在如同超现实的梦境中,守护成为可能。守护者一如孙磊,是他自身构建了独立的田园式的微型史诗。 我们理解孙磊并非是在一个单一维度体验生命的艺术家,而是聚合了感性与理性两种不同维度引发思考的、再从语言方法环节引申意义的诗人艺术家,就像本雅明所说的“语言传达符合它的思想存在”。对孙磊而言,绘画语言存在于视觉具体的架构之内,如果我们把架构当作一种具体事物进行绘制的话,那么孙磊的绘画语言几乎是思想传达,落实于意义,至于意义延伸的歧义之处,在于内在矛盾深处的体验,在于割裂不平衡的视觉表象后才产生的平衡,在于驾驭与调度。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来自: 幽莲生梦 > 《东城闲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