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的地的行走,既不能使行路人感到愉快,也不能激发行路人的动力,这样的行走没有意义。学习也如此,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像在黑夜中摸索,没有终点和目的地,学习者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最适合的学习途径。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目标是学习最强大的动力。明确、适宜的学习目标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时时激励他们去努力追求知识,主动地学习。教育学家指出,人只要还在成长着,他就必须从一个目标走向下一个目标,没有了明确的目标,他的学习和成长便会停滞。而此时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奋斗,都在进步,因此没有目标的孩子最终便会落后于他人,无论他曾经多么辉煌。 有的孩子头脑很聪明,但是却似乎对学习没多少兴趣,相信许多父母都遇到过。孩子没有自觉、主动学习的意愿,父母催促才会想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主动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认真地去思考,力求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读懂领悟透,而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只求最终的考试能够获得好成绩。 这些都是孩子在学习时缺乏学习目标的重要表现,帮助孩子设置一个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适宜孩子的学习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违背孩子的意愿和要求盲目地给孩子设置学习目标。适当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励孩子主动地发掘自身的潜能,自觉地积极地去学习。 给父母的建议: 建议一 让孩子了解设立学习目标的意义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孩子的学习就会变得漫无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达到什么目标,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学习。 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只知道一味地做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没想过要自己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这样毫无目标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父母需要让孩子了解设立学习目标的意义,指导孩子正确地制订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 建议二 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 帮助孩子制订学习目标时,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和他们一起制订学习目标。 父母应该启发孩子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而不能越俎代庖地给孩子制订一个学习目标,这样既不尊重孩子,也难以激发孩子的自觉、主动性。因此,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商量,根据实际情况帮孩子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切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不问孩子的想法,主观地给孩子制订学习目标。 建议三 帮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学习目标如果过于遥远和庞大,往往难以激励孩子即刻采取行动去实现。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最好具体到每一天需要完成的目标。 比如孩子想要学好数学,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那么具体到每一天的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学习完一节新知识要进行总结,并且做适当的习题来巩固知识。 没有小目标的实现,大目标就失去了支撑。父母在帮助孩子确立远大的理想后应该指导他们从小目标开始做起,让孩子感受实现小目标是通往远大理想的必由之路,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在通往成功的阶梯上又上了一级。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 建议四 让孩子学会修正学习目标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导师,应该时刻准备好指导孩子走出学习或者生活的误区。孩子的学习经验有限,制订出来的学习目标肯定有许多实践起来会有困难或者明显存在很大不足的地方。此时,父母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适时适当地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些修正学习目标的方法以及修正的合适时间。例如当孩子发现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时,他们就需要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了。 建议五 鼓励孩子把目标坚持到底 如果学习目标与实际情况符合,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把学习目标坚持到底。如果孩子缺乏坚韧的意志力,那么再好的学习目标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孩子做事没有意志力,常常半途而废,因此父母应该及时为他们加油鼓劲,鼓励他们坚持到底。 成功教子箴言: ------适宜的学习目标就像黑夜中闪亮的灯塔,它让孩子时刻感觉到希望与信心,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