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主任提醒:这5件事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做,否则后悔莫及

 昵称cZwA4 2019-04-23

来源:育才家园(ID:YuCai_JiaYuan)

董卿说: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孩子就如同家长的一面的镜子,家长的每个行为,都会映照在孩子身上,你希望你的孩子优秀,那你就去做优秀的人,你希望你的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你就先去养成这个好习惯,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要想成为一个好家长,绝不是给孩子一个物质充足的生活,对孩子百依百顺就可以了,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其中的学问和知识远远不是一篇文章能够写清楚的。

但是作为家长,这5件事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做,否则你会后悔莫及!

1

对老人不尊敬

看过一个故事:

父亲跟自己十岁的儿子说:“你奶奶病了没钱治,活不了几天了,我们两个抬去后山山坡上丢下去好了。”

于是父子二人就真的抬着箩筐,把老人丢了下去。

准备回来的时候父亲跟儿子说这箩筐就不要了,儿子赶忙说:“那不行,等你以后病人我就用这个箩筐,省的再买。”

父亲听闻,犹如当头棒喝,大梦初醒,速速命儿子把老人抬回家,好好赡养,再也不敢有不孝之举了。

尊敬老人,孝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没有人是天生就知道要尊老的,孩子还小,他们自己的认知尚未形成,正在塑造,在这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父母尊敬老人,孝敬长辈,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如果父母自己对老人不尊敬,对长辈不孝顺,那么孩子也同样如此。

并且父母这样的行为从小就给孩子种下了不孝顺的种子,今天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未来你的孩子就会如何对待你。

2

喜欢抱怨

抱怨是这世上最无力,最愚蠢的事情,一个总是喜欢抱怨的人,身边充斥着满满的负能量,完全看不到一点积极向上的希望,这样的人很难受到周围人的欢迎。

而有一对爱抱怨的父母,则是孩子的灾难。

父母是孩子的学习的榜样,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

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

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抱怨生活的艰辛,抱怨人情的复杂,抱怨另一半的各种小毛病,首先不利于孩子养成乐观向上的好心态,遇到挫折时耐受力不强,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一反应是抱怨,是推卸责任。

其次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不利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塑造,父母本是孩子世界中的两根顶梁柱。

如果这两根柱子不仅不和睦,还互相指出对方不高大、不牢固,那岂不是意味着孩子的世界变得低矮狭小,甚至可能崩塌?

抱怨就像慢性毒药,长此以往,会慢慢侵蚀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

3

懦弱自卑

在《都挺好》中,苏大强唯唯诺诺,一辈子都被妻子压的抬不起头,在苏明玉被偏心的母亲不公平的对待,被哥哥欺负时,苏大强作为父亲都不敢开口。

所以苏明玉对待父亲,或许有期待他的关爱,但是却从来不会指望他的保护,所以苏明玉事事要强,很难从心里去相信一个人,依赖一个人,因为她没有安全感,没有被保护的感觉,所以她习惯了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解决。

懦弱自卑的家长,孩子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是如同苏明玉一般,得不到保护,所以不得不自己变得强大来保护自己,二是和父母一般自卑懦弱,习惯处处妥协,处处忍让,受了欺负也不敢反抗。

家庭应该是孩子最安心的港湾,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心里最强大,最万能的人,能够帮他解决任何问题。

我们总是能听到孩子之间互相炫耀自己父母的强大,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强大不是指金钱地位,而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能够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也有助于塑造孩子的自信乐观的心态。

相反,一个性格懦弱,自卑的家长,在面对事情总是逃避,而不是去解决的家长,很难让孩子感到安全感。

4

总是失信于孩子

诚信,永远是最美好的品格。

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要诚信做人,不能说谎,更不能骗人,但是家长再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老师和书本上再告诉孩子诚信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也比不上家长身体力行的在孩子面前失信一次。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对孩子说一千句大道理都不如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一次。

每个孩子刚开始对自己的父母都是毫无保留的信任着,这种信任尤为宝贵,如果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失信于孩子,那么再深厚的信任也会被透支。

说好的周末陪孩子去游乐园,但是临时加班,于是爽约了;

说好的周一晚上早点去接孩子放学,但是公司突然开会,于是推迟了;

说好的出差回来给孩子带礼物,结果忘记了。

于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渐渐透支,对于父母做出的各种承诺也开始不当一回事,并且,父母的屡次失信,也会让孩子染上不守信的坏习惯。

所以,请每一位父母认真对待自己给予孩子的承诺,如果你不能做到,那就不要随便许诺,你的失信,不仅让孩子对你的话不以为然,更让孩子以为只要自己的理由足够充分,那就可以随便失信于人。

5

喜欢占小便宜

有一个母亲和孩子一起上街买东西,回来的时候母亲手里拎着一袋苹果,而孩子的手里则拿着一个橘子。

回到家后,孩子的奶奶看到孩子手上的橘子,问道:“怎么还添了个橘子?”

母亲一脸得意的说:“我在称苹果的时候,孩子手上拿了一个橘子,我和水果店的老板都没发现,回来路上才发现的,瞧我儿子多机灵,白拿一个橘子!”

其实孩子当时拿橘子是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但是经过这次母亲的夸赞后,每次这个孩子和母亲上街买东西时,都会故意藏一点东西回来,母亲还特别得意,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吃亏。

其实,这位母亲这种爱占便宜的心理,已经让自己的孩子走上了歧路,孩子的这种占便宜的行为已经算得上是偷了。

孩子正处于建立是非观念的时期,贪小便宜容易让孩子混淆了什么东西自己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就是这个道理。

贪图小便宜看起来好像是很小的一件事,但父母的行为孩子都默默看在眼里,有样学样,这对孩子的未来非常不好,现在是拿一个橘子的小事,可能到了以后就是犯罪的大事。

父母的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为了所谓便利、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惜放弃规则,或者不惜破坏规则的父母,养不出正直善良的好孩子。

父母在前面走着,孩子在后面跟着,父母带的什么路,孩子走的就是什么路,父母现在是什么样子,孩子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子。

所以,不要让你的坏习惯,毁了孩子的人生。

—End—

版权说明:本文经「育才家园」(微信号:YuCai_JiaYuan)授权转载。育才家园专注于 4~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是老师、父母、学生的好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