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灸任督调断脉,阴阳通和炁归来

 369蓝田书院 2019-04-24

导  读

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流溢于任督两脉;若任督气机旺盛,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断脉在前胸剑突下内至与此相对的后背胸椎内,必须与任督二脉相通,才能健康长寿。

认识任督二脉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激活任督缘由

武侠传奇上,经常会提到任督二脉,而且很多会提到打通任督二脉可增进武功、延寿延年。中医指出,任督二脉确是两条涉及长寿的经脉,但必须打开任督二脉间的断脉。那么为什么要打开或激活任督二脉呢?首先了解任脉督脉相关常识。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任督二脉为阴阳诸经之纲领,对十二经气血起着主导、溢蓄调节作用。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因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不通,女性就会出现下腹部不通的病症,会长子宫肌瘤等。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因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督脉不通,人体内阳气便不足,就会出现肢体怕冷等症状。

任督断脉传奇

在历史上,只有一人曾打开过任督二脉,那就是印度的静树大师,而中国武林历史上没有任何人打开过任督二脉!凡与此相关的传说纯属文人墨客之杜撰。

静树大师生于中国北宋同时期的印度,是个读书人,知识渊博,30余岁投身于印度所罗门王教习武。静树大师一生跨跃了中国的宋、元两代,一直活到明朝!晚年只身一人登上珠峰;据静树大师后代的家人讲,静树大师连续在珠峰上7080年,一年下山一次,喝点水,以后再也没下山,前后活了三百多岁。

在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至今许多人都知道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位奇人。中国的武林师祖明朝金世义与静树大师是同一时代的人,两人是朋友,互相崇拜,互相敬仰,但是师祖金世义没有打开任督二脉。西方探险者攀登珠穆朗玛峰,说是为了挑战人体极限,搞科学实验,其实其中许多人登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峰顶上静树大师的骨骇。

接通任督二脉之间的阻碍就在断脉上!断脉在前胸剑突下内至与此相对的后背胸椎内,脉管内是一腔死血,粗约1-1.5mm,长有60-70mm;腔内的死血在精血结合成胎后就存在!每个人都存在这一腔死血(牛马驴,连猪狗羊也同样存在这一腔死血)。腔内的死血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也继续增加,到了 5560岁,就不再增加了。

凡是下的中药方剂,没有能下到断脉的,即使是运用内功也循环不到断脉。这条断脉一般是打不开的,必须是在机缘巧合下,偶然的机遇才能打开;而印度静树大师自己是如何打开任督二脉的,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迷。

灸通任督断脉


手道灸养法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手道养生灸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手道养生的任督灸,采用双盲任督二脉灸穴布套,自动寻穴定位,灸穴宝自动控温微云灸,灸神通靶向智能释放艾灸的烟熏火灼能量,对局部穴位与任督二脉与断脉聚能聚焦,沟通阴阳,平衡精神,常灸自能减少任督断脉的淤血与痰浊淤阻程度,从而是任督二脉阴阳沟通,藏象本神与躯体脏神沟通交流交融,全面调整藏象智慧性灵炁,自我修复校正躯体气血精炁神,让我们重回生命盎然生机,唤醒低迷徘徊的亚健康状态。常用配方:

天突照大椎,

膻中通心俞,

鸠尾连灵台,

神阙对命门,

关元温八髎,

玉炉应百会。

而这一切,必须从最简单最容易的任督二脉灸养开始,让我们再次体会“常灸任督调断脉,阴阳平衡多自在”的真正内涵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