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枕头,方寸之间,伴随我们安心入眠!现代人都喜欢睡稍软的枕头,觉得舒服。但在很多古装剧里,我们常常看到古人睡得是硬邦邦的枕头,比如竹枕、木枕、瓷枕,有钱有地位的就枕个玉枕,水晶枕。 可是,一整晚睡在像石头一样的枕头上,想想都觉得脑袋疼!古人为什么要如此难为自己? 当然古人也不傻,他们睡这样的枕头,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纳凉避暑 古代没有电扇和空调,再加上古人无论男女都有一头长发,夏天睡觉的时候,更是难以忍受三千烦恼丝带来的闷热!而这时候,自带冰凉触感的硬枕就非常给力了!特别的瓷枕,中间是空心的,有通风效果,睡着就比较清凉舒爽! 苏轼在《蝶恋花》中写的“玉枕冰寒消暑器,碧簟纱橱,向午朦胧睡”就佐证了硬枕消暑纳凉的特性! “自虐”警醒 古代寒门学子为了考取功名,常常挑灯夜读,实在困了就在圆木硬枕上眯一会儿,但是睡在这样的枕头上面,稍稍动一下,就会滑落惊醒,然后就抓紧时间,继续奋发图强!有点类似“悬梁刺股”,折磨自己,拼命学习! 蔡邕写的《警枕铭》,就记录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用一个小圆木作枕头,滑落惊醒后即以读书、写作。 保护发型 我们睡在软枕上,一觉醒来,头发基本就是乱蓬蓬的,早上梳一梳就完事儿了!可是古人头发长,弄好发髻就要尽量保持住。所以他们会把方方正正的硬枕垫在颈部,把头发置于后面,保持发髻不散乱。 尤其是唐、五代,古人以高髻为美,那个时期会有许多面如碗底的U形枕,主要是为在睡觉时保持发型不乱设计的! 这下能理解古人为什么喜欢睡“硬枕”了吧?虽然看着不太舒服,但这都是结合当时的环境和习惯并经过实践做出的选择! 爱斯基摩人ESKIMO也希望能大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软硬适中的枕头,拥有最舒适的睡眠哦! ▲图片│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