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肝在声为呼”--王洪图医案2则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9-04-2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在脏为肝”,“在声为呼”。

肝主怒,怒则发为呼喊之声,此常理也。

其在病理,肝旺之人善怒而呼,亦属常见,治疗应以疏泄肝胆为法。

睡梦惊呼,治亦在肝胆。

临证应用

【举验1】

鲍某,女,65岁,

1990年2月19日初诊:3年前右耳鸣,1 年来右耳失聪,出现左耳鸣,声巨大,卧床尤甚,影响睡眠。

每入眠即大声呼喊,声音骇人。

2年来下肢无力,右侧为甚,行路不稳,右下肢不能独立。

颜面阵阵发热,午后居多。目畏强光,视物久则头痛,故不能看电视。

大便干,数日一行,形如羊粪。

元月15日在某医院作CT检查,

印象:桥小脑角肿瘤(考虑为胶质瘤),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希望服中药治疗。其脉弦细,舌质略暗,苔根部黄腻。

左下肢独立可持续4~6秒,右下肢不能独立。行路摇摆,两足间距较大。

证属血虚兼肝脾郁热。治以养血散结,舒肝清脾。

玄参15克、浙贝母10克

生牡蛎30 克、当归15克

赤芍药15克、白芍药15克

黄芩12克、醋柴胡8克

清半夏10克、竹茹8克

广陈皮6克、炒积实10克

青皮6克、炒栀子10克

生龙骨30克、生大黄3克

4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

2月23日再诊:耳鸣减轻,睡眠好转,人眠后两夜未呼喊,视物头痛有减,大便已调,余症同前。

用上方加减治疗,至5月9日全部症状消失(右耳聋未除),练太极剑右腿独立旋转可达180度,仍能保持平衡。

上方加减配制丸药,巩固疗效。

12月再诊:病情平稳,活动如常,睡眠从未呼喊。

CT检查:肿瘤大小未变。因已不影响生活及工作,故仍不欲手术治疗。

【举验2】

高某,女,61岁,

1990年9月5日初诊。多年来每遇阴雨天或受精神刺激恼怒,则发心烦嗳气,睡眠即作恶梦高声呼喊。

胸中憋闷,白天则困倦精神不振。

二便调,脉弦数,舌暗红,苔薄白腻。

证属肝胆气郁,湿邪困阻。治以疏泄肝胆兼化湿浊。

柴胡8克、炒栀子10克

广郁金10克、黄芩12克

丹皮12克、赤芍药12克

草果10克、川厚朴8克

槟榔10克、知母10克

石菖蒲15克、羌独活各6克

生甘草6克

5剂,每日1剂,水煎分温2次服。忌食辛辣、油腻、生冷。

9月12日再诊:上周六(8日)下雨天,又有胸闷心烦,旧症状较轻,睡眠未发呼喊。

舌质略暗,苔薄白。再以前方加减进治。

北柴胡8克、枯黄芩12克

清半夏12克、云茯苓15克

广陈皮10克、炒枳壳12克

淡竹茹8克、粉葛根12克

赤芍药10克、羌活8克

防风5克、生甘草6克

6剂,水煎服,忌口如前。

9月19日三诊:本周下雨两天,胸闷心烦及睡梦呼喊均未发生。

近日牙疼、口苦,舌苔薄黄。

以12日方加减4剂而愈。

发挥

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上2例虽无明显多怒表现,

但却均有睡梦中呼喊的症状特征,梦中惊呼者,盖因肝不藏魂所致。

《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病而魂不潜藏,是以多梦而呼;

其声巨而骇人,则是实证的表现。

前例患者桥小脑角生有肿物,以致身体不能掌握平衡,行则振掉,耳鸣耳聋,亦是肝病之征,

《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者是也。

重用当归、芍药以养血柔肝;柴胡、黄芩、栀子清其肝热;

枳实、陈皮、半夏、竹茹、生大黄则调脾胃而清热;

用玄参、贝母、生牡蛎,则是参照CT检查有肿物,以化痰消瘰散结。

2剂后,其睡眠呼喊之声便止。

数十剂后,其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虽复查肿物依旧,却已不影响患者任何行动,原西医神经科经治医生推测;

服中药可能使肿物周围水肿吸收,以致症状改善。

此推论是否确当,姑且不论,但患者痛楚全消则是肯定的。

因此,临床判定“有效”,似无疑议。

后例气恼及阴雨天则心烦急躁,睡梦高呼,其病机是当气恼时肝胆疏泄不利,而现上症;

惟其阴雨天发病较为费解,是否可以理解为湿土之气过胜,反侮风木之气所致?

是以用药中除清热疏肝外,尚选用厚朴、槟榔、陈皮、半夏、草果,健脾祛湿;

用羌活、独活、防风散去在表湿邪,又取“风能胜湿”之意。数剂药后,其病即愈。

中医的经典中,对临床家的成才、学习、研究、应用,《伤寒论》尤其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