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个朋友在某教育机构当主管. 最近公司需要选拔一批教研组长,她想推选几个工作能力较强的下属去竞选,但好几个下属却跟她说,她们并不想参与竞选。 当时我朋友对这种状况感觉很惊讶,她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大家有实力,现在这样一个快速成长、提升自我的机遇,却表现出退缩呢? 当朋友向我表达疑惑时,我告诉她这是一个很多人存在的心态: 害怕机会,害怕成功。 2 今天柠檬就通过两种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第一个就是X理论。 在职场中,如果你遇到某个下属或者同事,看起来总是安于现状,没有雄心壮志,那么他们可能属于X型员工。 这个词源于,美国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它提出: 人们基本上是不喜欢工作的。 所以常常会偷懒、逃避工作,他们宁可受别人领导,从而避免自己需要承担责任。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激励他,和他谈论未来、谈论理想、谈论挑战是没有用的, 他会想: “我觉得现在的工作状态就很好啊”、“你有理想是你的事,我并不想改变”、“如果接受了挑战,我可能就要尝试很多没做过的事,还是算了吧”。 所以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告诉对方他的义务是什么,给对方施加适当的压力来服从你的命令。
第二个理论就是约拿情结。 如果有一个好的工作机会或挑战放在你的面前,你会表现的畏畏缩缩、不敢尝试,那么你可能存在“约拿情结”。 这是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 “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 这种情绪状态,会让你恐惧成长。 有些事明明可以做好,但你不敢去做,就会阻碍你的自我实现,降低你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士提出过一个经典的自尊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也就是说,想要提高自尊,可以通过累积成功的经验,或者降低个人的抱负来实现。 或许你会说: 我不想接受挑战,就是降低个人的抱负。 但这属于过度保护自尊,恰恰会降低你的自尊感。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而陷入约拿情结的你是这样: 你有能力考到90分,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及格就好了。 这种目标对你而言,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了,你不会去努力奋斗。 但看到考到90分的人被表扬,你敢说:你的内心没有一丝波动,没有一丝嫉妒羡慕吗? 最后柠檬想说: 如果你把自己当做了尘埃,那么你可能就一直是尘埃。 察觉自己的心理状态,突破它,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实现你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