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郡中三诗人传

 我读吴敏树 2019-04-25

  余少时即闻巴陵诗人龚云涛先生者,少随父宦江南,授业袁枚子才之门,而未尝见其一诗。已,又闻余布衣耕石名,见其诗黄鉴藕船所,暗记之,已,又乞藕船书之扇。盖七子律诗之精者,黄秋士者,藕船兄也,实庵侍御之曾孙。才出其家,方夔卿言京师遇人他往,秋士欲寄书,倚所至店家柜台书之,盈数纸,四六文也,其才如此。攸陈珪兰庄讲岳阳,秋士从为诗,耕石亦受其法。耕石不为科举,岁从粮艘买木江南,易书归,工画,世多传之。善草书,楷法小欧。尝见其自书本集于其子天船,点画如刻本,尽录其句藏之。

云涛客游,与南城曾宾谷都转最密,诗不效才子,庄雅可诵。衡山魏篁村问余京师:“见先生集乎?”余曰:“先生以在外故,诗,乡人无传者。”魏曰:“吾师也,有之。”余乞副本未得也,今不知何处得之,残稿才三十章耳。伯乔并黄、余稿以示余。自三君后,郡中风流歇绝,有李布衣在庵,顾秀才云门,及天船,仅仅嗣之,而今皆死。余寓云门家,岁晚饯余,夜吟达晓,今犹记之。云涛名立海,黄名镕,布衣名昌榖。

  注释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称“前七子”。见《明史·李梦阳传》。又嘉靖、隆庆时期李攀龙、谢榛、梁有誉、宗臣、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称“后七子”。见《明史·李攀龙传》。

  黄熔:字秋士,今岳阳县黄沙街镇下荷塘人,生卒年不详。清道光五年(1825)乡试副榜贡生。任安乡县教谕。黄熔写骈体语文,有六朝风,会填词,尤擅长写诗,吴敏树称他与龚云涛、余耕石为郡中三诗人。

  黄秀:(1657-1748),字实庵,号道山,今岳阳县黄沙街镇下荷塘人。

  四六文:又称骈文,骈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句式整齐的四六字句,被称为四六文。此种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称四六文。

  今译

  我年轻时就听说岳阳诗人龚云涛先生,他少年时随父亲做官江南,授业于袁枚门下,而从未看见过他一首诗。后来,又听说平民百姓余耕石的名字,在黄鉴(藕船)的寓所看见过他的诗,暗暗地记下了它,后来,又乞求藕船的扇子。七子中律诗写得最精工的,是黄秋士,他是藕船的老兄,黄秀(实庵)侍御的曾孙。才华出自他们黄家,方夔卿说在京城遇人到了别处,秋士想要寄书,倚在所到店家的柜台写就,满满地写了几张纸,都是四六文,他的才华就是这样。攸县的陈珪(兰庄)主讲岳阳书院,秋士跟着他写诗,余耕石也受益于他的写法。余耕石没考过科举,有一年跟着粮船去江南买树木,树木没买,买了书回家,精于绘画,世人多流传他的画。善写草书,楷书效法小欧。曾看见他自己书写本集给他的儿子天船,点画如同刻本,都是摘录他的诗句收藏它们。

  龚云涛在外游历,与南城的曾宾谷都转关系最好,写诗不效法才子,庄重文雅可以诵读。衡山的魏篁村在京城问我:“看见过龚先生的诗集吗?”我说:“龚先生因为长期在外的缘故,他的诗,乡人中没有流传的。”魏篁村说:“他是我的老师,他有诗。”我请求魏篁村送我一副本,没得到,现在不知道在何处得到他的诗稿,是残稿,才三十章。伯乔拿着黄秋士、余耕石的诗稿一并给我看。从这三个诗人后,郡中风流止息断绝,有平民百姓李在庵,秀才顾云门,以及余耕石的儿子天船,仅仅接续他们,现在这几个人也都死了。我寄寓顾云门家里,他在;年末设酒食给我送行,夜里吟诗到第二天天明,现在还记得那情景。龚云涛名叫立海,黄秋士名叫镕,布衣余耕石名叫昌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