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陈宇:老板老班的博客

 阳光满城6536 2019-04-25

个性班主任”——陈宇

 

 

       一、陈宇老师简介:

       陈宇,享誉网络的老板老班非典型性个性班主任”——陈宇

教师,《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南京市优秀班主任,正如在他的教育博客中所述:一名从教近20年的普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时间几乎与教龄相等,至今仍在做班主任,利用小小的班级进行着伟大的教育实践和探索。

方略日前开发班主任系列课程,有幸请到陈宇老师参与其中,以个性班主任命题对陈宇老师进行访谈式个案研究,为方略的学员提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案例素材和研究思路。 有个性的班主任并不是指人的个性,而是那些异于大多数教师通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想法、做法和情感,或者说是有别于传统思维对教师及其教育行为的理解的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一、老板老班的事业轨迹

1990年到2007年,我一直在班主任、年级组长岗位上摸爬滚打,默默无闻。2004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但是这个如鸡肋一样的荣誉并没有对我的工作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我的个性化的教育风格仍然不被传统思想所接受,如同被困在茧中的蚕蛹,始终不能破茧成蝶,我的幸福感仍然主要来自于学生。

但是,一个事件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和态度。2007年下半年,在我做了十六年班主任,已经快要从班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没有这两件事,可能就没有现在的老板老班

江苏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现代快报》的记者应邀到南京市第六中学采访,认为陈老师在2004—2006年进行的网络德育探索具有很高的价值。记者的采访很快就从学校转移到了个人,我发现,一些在班主任眼里经常发生、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在一个外人眼里却是那样神奇,而且这位外人并非外行,还是一个从事教育专题报道的资深记者。不久之后的一篇占据两个整版的类似于报告文学的专题报道让我的教育思想和做法曝光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此后多家电视台做了陈老师的专访,把我冠以网络明星教师非典型教师等称谓,我的网名老板老班从此为人所知。这样的经历让陈老师反思: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多精彩的教育案例和片段都没有记录下来,而现在则是到了理性思考、总结提高的时候了。为此,我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开始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和爱的教育——这几乎是我过去十几年班主任总结的集中体现。原始的积累让我有大量的案例去总结、反思,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共三百多篇日志,其中不乏精彩、经典之作。

此后不久领导让我中途接手了一个最差最乱的班级。这个班级成为了我实践教育思想的阵地,我开始系统地在博客上记录这群孩子的成长历程,这就是《老板老班的博客》。

很多事情在刚开始做的时候不一定很清晰地知道意义何在、能做多久,能走多远。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修正,渐渐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很有步骤、有规划地做,目标开始明确,计划性更强,效率也就更高。我的网络德育探索,一开始的想法就是利用网络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班集体建设做一些辅助工作。但是随着教育故事通过网络开始流传,读者的关注像是一种推动力,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我不断地思考、写作,而写作的素材和源泉,则来自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工作对象——我的学生和班级。现在我的博客在三家网站同时公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网络上了解我是怎样做教育的。

二、个性之凸显

我的教育风格和处世原则一直难以被主流思想所包容所接纳。从进入中学当班主任起,所有的经验、技能、理念都是自我积累的,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指导,现在想来,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好的图画。正因为工作没有人指导,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教育,从一开始当班主任,自己和学生成了教育之路的第一批老师。我感觉从一开始我就能较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做工作。我的起点低,这让我能经常换位思考学生的处境,用学生的思维来矫正我的教育思维而不是利用班主任的权威来压制学生。

在我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并未出现影响我成长的重要他人,这个情况一直到2008年才有了改变。2007年被媒体曝光我的事迹是我教育之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事件给了我很多启示,我觉得过去我看似另类的教育风格实际上可能是最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那就是教育开始向它本来应该有的面貌回归。而过去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也好、对教师个性的评价也好,都是带有偏见的,甚至是与教育的真正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的。我开始理性地思考、总结自己的教育思路并且在实践中继续着我的探索。我开始把自己的心得和对教育的理解公之于众,同时继续在教育理论中寻找自己教育思想的归属。我的博客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忽如一夜春风来,我突然间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是认可我的教育的,因为开博结交了很多同样热爱教育的博友。我校的德育校长是第一个将我的博客推荐给她熟悉的教育界的朋友的,随后我将自己的博文发表在南京白下区教育叙事网上,立即引发了震动,很多人从感动开始,进而深入研究了我的博客,惊讶地看到——原来教育还可以是这样做的。

经南京市第二十四中校长吴虹的推荐,我认识了南师大班主任中心的负责人齐学红教授。我认为齐教授可以算作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尽管这个重要他人来得晚了一点,但是谁能否认此前我十几年的积累呢。借助教育部重点课题“2008年全国万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教材《班主任和每一个班级》的编写以及随后成立的班主任沙龙,我结识了一批教育专家、能手,从2008年开始,我在省市区各级班主任培训中频繁开设教育专题讲座《直达心灵的教育》、《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班主任工作艺术漫谈》,让越来越多的人分享了我的教育资源。如果没有齐学红教授的慧眼、没有南师大班主任中心的平台,我可能至今不会有任何发展,正如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我的教育思想不被传统观念认可,我的故事仅在我的学生中流传。

十八年的积累,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2007年被多家媒体报道、2008年编写教材主持南师大班主任沙龙、以专家的身份频繁地开设专题讲座、2009年登上《班主任》杂志封面、2009年成为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文化讲坛《万家灯火》主讲人。同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撰写了近三百篇教育专题文章,成功地将一个最差的班级打造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被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称为教育的神话。我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终于开始被大众所认可,而我的教育个性也随着网名老板老班成为了一个教育品牌,我对教育的研究开始渐入佳境。

三、陈宇寄语——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一本最有个性的教材

感悟自己的教育生活,走有自己特色的班主任之路。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长处、短处,优点、缺点。

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当然要学习他人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清楚的认识。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收获感悟。我们很多老师一旦成为老师后,心态就完全变了,很快忘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要多想一想,自己在做学生时,是个什么样的长大过程,自己遇到过什么样的老师,满意的,不满意的,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现在我自己是一个老师,我怎么成为学生眼中的优秀老师?我说出来的话给如果自己是一个学生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成功的地方是什么?失败的地方是什么?生命不可以轮回,但我们可以把学生当作当初的自己,想象着通过你的教育,让他们少犯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少走自己走过的弯路。虽然人在犯错误中也会成长、成熟,但并不是成长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有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有的学费是不用交的,也是交不起的。

   一句话,自己的成长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你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与其邯郸学步,不如把自己这本教材研究透,因为你自己最了解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也最适合你自己。可惜,我们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点。有人自己就是不成功的教育的产品,如果再继续用这种不成功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便一代一代地耽误了。(网络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