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一则 刘向军 【写作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过去的,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这件自己原本不愿做的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这是2016年全国名校的语文高考模拟作文题之一,也是郑州市高三年级二模考试作文题。 中国地大人多,观念不断解放,奇人异事层出。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的举动真也使人感慨良多,拿来作为高考模拟训练题实在恰当不过。 似曾相识,不错。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 质有不同,真的。 张教授是自甘取辱,淮阴侯是无奈被辱;张教授意在教育学生,淮阴侯意在隐忍奋斗;张教授是自逐权威,恶少年是勇力欺人;众学子是被迫辱师,恶少年是辱人为乐。 还是不提淮阴侯了,虽然他功成名就后又找到当年侮辱自己的恶少年并客气地委以官职,但淮阴侯无非显示自己的大度包容罢了,而绝非引导部下可以反抗权威,无论你手握真理还是身有蛮力。不信,恶少年再试试看,还敢让韩大将军来一次“胯下之辱”么! 真理就应反抗权威。这是张教授的育人宗旨。这当然是价值之一种,也当然是当下中国依然极为稀缺的国民素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唯缺少这样的行动,甚至根本就缺乏这样的意识,即便是在以追求和发现真理为己任的高等校园里。幸而我们还有张能立这样有远见卓识、有教育良知的教授在,幸而我们还有张能立这样不惜以身取辱以鼓励学生敢于反抗权威的教授在,岂能不为这样的教授点赞、喝彩! 教育的方式要合理。传授真理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张教授这种教育方式或许让学生终生难忘,但绝对匪夷所思,了无推广普及的价值。不能设想,如果每个教师上课前都先趴在教室门前让学生体验一把“胯下之辱”的话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至于这是否就真能有效培养起学生以真理反抗权威的理念也实在难以预料。即便是在美国,以“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方式来反抗权威的做法也根本不值得欣赏和提倡。教育是门艺术,张教授当然可以做得更艺术些。 爱老师更要爱真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这样说,也这样做了。正因为如此,他既是柏拉图的弟子,又是柏拉图的批评者,他成了发展真理的又一个伟人。那些从张能立教授身上跨过去的弟子们,固然会有跟风起哄者,有迫于老师的情面和命令而盲从者,但当然还有对这样的教授心怀敬畏、心怀感激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爱真理胜过爱自己的好老师。“爱老师更要爱真理”的学子越多,中国的高校才更有希望,一个民族的未来才更光明。 青年要有独立思考。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学生们并非人人认可张能立教授的教育方式,但我们恰恰找不到一个敢于当下“反抗”张教授的学生,这正是最大的遗憾与不幸。张教授教育学生勇于以真理反抗权威自然不止一日了,但学生真的面对张教授的权威时,即便不愿意也只是硬着头皮服从了。这正说明当代青年确实还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确实还需要接受以真理反抗权威的教育。 2016.4.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