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方茗座岩茶制作

 义聚成胡同烤肉 2019-04-25

五月是劳动的季节,大家都知道这个时节正是采茶制茶的好时机,九方茗座专业的制茶师傅当然也是没闲着,趁着这个机会,加班加点地在采茶制茶的一线上奋战,力争做出最好的的茶叶,为每一个品茶人献上一份来自味觉的享受。

    武夷岩茶品种多种多样,其制作工程工艺也是各有特点,不同的制作工艺产出来的岩茶风味也是各不相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九方茗座的岩茶制作现场,感受一下茶香扑面,茶意浓浓的氛围。




1.采茶

    采茶的时间是选在茶叶状态最佳时段,即早晨朝雾初开,至午后一二时。在此之前或之后,因水分过多,或采后处理不能及时,直接影响到茶叶品质。我们以人工加机械的方式,对九方茗座专属茶园里的茶树进行采摘,然后统一汇集及时运送到附近的制作茶坊内进行后续的加工。运送过程中,九方也做到尽可能地保持茶青的新鲜,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同时为了节约运输茶青的时间,茶坊就建设在茶山附近,较快对采摘下来的茶叶进行处理,有效地避免茶青劣变,保证茶叶的口感,这也是九方制茶十分注重的细节之一。

2.萎凋

    刚采摘下来的鲜叶水分含量高达75%~80%,必须通过萎凋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促进酵素产生复杂之化学变化,这些处理会影响到最终茶叶的香气、滋味、汤色。九方有专业的萎调容器,巨大圆形的可转动容器可以充分利用室外阳光的照射、室内加温棚的加热效果,均匀地对茶叶进行处理,更有九方专业制茶师傅对萎调程度的拿捏把控,这些都是九方茶叶飘香四溢不可或缺的因素。

3.做青

    做青的诀窍就是“看青做青”。因为青是做出来的,一泡茶的好坏,往往是靠人工控制的结果。意思是把鲜叶的青做掉,使茶叶呈现刚刚好的状态。做青过程包括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交替进行,多次繁复。九方制茶师傅凭借专业的制茶经验,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实时对茶叶的状态进行管控,同时利用专用的制作车间,确保茶叶在制作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在保证茶叶口感的同时,兼顾到饮用的安全,这也是九方制茶的原则。

4.炒青

    炒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火力,破坏酶的活性,中止发酵,稳定做青已形成的品质,纯化香气。炒青时,九方采用极大的炒灶火力,锅温逐渐增高至230℃~260℃以上,每锅约0.75公斤左右投入锅中翻炒,确保茶青受热均匀,品质统一。简洁方便的炒青台配合上九方师傅两手敏捷的翻动,在水分蒸发的同时,又能防止水分蒸发太干。这样翻炒出来的茶青,青叶表面带有水点,柔软如棉,效果极佳。

5.揉捻

    随后取出茶青,趁热迅速置于揉茶台上的揉茶中,将炒青叶压于揉捻筛中来回推拉,直至叶汁足量流出,卷成条形,浓香扑鼻,即解块抖松。然后再将揉捻过后的青叶并入锅中复炒,复炒温度比初炒低(200℃~240℃),时间也比初炒短,约半分钟,仅翻转数下,取出再揉,揉茶时间比初揉略短。

6.烘焙

    烘焙又分为初焙和复焙。初焙俗称“走水焙”,其主要目的是利用高温使茶叶中一些物质受热转化。青叶经双炒双揉后,即送至焙房烘焙。复焙为了使茶叶焙至相应的程度,减少茶香丧失和茶素的减损,复焙时,温度比初焙时略低。因此,清代梁章钜称“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7.晾索

    晾索的目的一是避免焙后的茶叶积压一堆,未干茶叶堆压发热易产生劣变;二是避免受热过久,茶香丧失,同时晾索也可使茶叶转色,有油润之感。经过5、6小时的晾索,使得九方茶叶茶香更加浓郁诱人。

8.拣剔

    最后的制茶步骤就是拣剔了,九方师傅一点一点细心地拣去扬簸未干净的黄片、茶梗,以及无条索的叶子,保证每一个九方品茶者能有最好的品茶体验。经过最后的一次补火后,将茶装入茶箱内,放在干燥的室内,待制茶结束,交茶庄处理(精制)。

 

    经过简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九方茗茶从采茶到成茶的过程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品尝九方茶水的同时,脑海中能浮现茶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经过一步步细腻的加工处理最后化为口中一抹香醇的整个过程,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更能增加品茶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