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语为什么是九声六调?哪本韵书哪本古书记载了古汉语是九声六调?

 广州玉 2019-04-26

谢邀。

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说白话的广东本地人,并不懂什么九声六调的,但粤语依然很标准,这是和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密切关系的。

在古代,由于偏于一隅的广东一直极少受到战乱影响的关系,基本没怎么受北方民族战争的影响,所以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保留的比较好。

广州话中的许多词语,很多都能在古汉语典籍中找到,比如:狼戾(蛮不讲理)、食(好好食、食野)、肥(肥仔、肥佬)、几多(多少)等等。

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可以看做是最早提及粤语的古代典籍吧,很显然,这是早于清朝的。

补充: 什么是九升六调,普遍认为的九声六调,是九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六种调值(阴平跟阴入调值相等,阴去跟中入调值相等,阳去跟阳入调值相等。调值相等的两个对应的不同声调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入声带韵尾而平上去声不带韵尾,其抑扬性相同而顿挫性不同)。

另外,最早记载粤语语音的典籍,应该是1782年,明末清初的《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