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高考命题人思维: 一个值得注意的三角关系和选择题的选项怎样生成 ​

 宏宇宾123 2019-04-26


从命题人怎么设置这道试题,你可能会对考试的方向和这道题怎么指导学生回答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孙子兵法》里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你既要知己——我怎么指导学生回答,还要知彼——命题人怎么出这个题目。这也是我自己的我这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因为我过去的这十多年来长期参加大型考试的评卷,而且这个评卷不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评卷人在操作一道机械的题目,而是在普通的老师进场之前进行评分标准的设计。省质检的评分标准设计、市质检的评分标准设计以及同学们答完题之后老师开始评卷,我要从后台调取大量的评卷的案例去看,来分析各位同学的答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的失误。


在整个的这些操作流程中,我就会发现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各位同学在备考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所以今天我就从这两个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大家先看这样一个三角关系图:

这个三角关系中,命题人、评卷人和考生是互不见面的。但是他们又通过试卷发生着一种密切的联系性。我们通常所注意到的问题是最右侧的这条线。也就是,作为一位考生,我们怎么指导他/她们答题。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考生答题的时候对评卷人其实是一种回应,尽管评卷人不在场,他跟考生互不见面,根本不认识,但实际上,考生答题是对他命制的试题进行一种回应。回应得好或者回应得不好直接关系到这道题得分。

而中间这条从评卷人出发的斜线,实际上是老师和同学更可能并不太会考虑的问题,评卷人可以在一瞬间把你三年六年的努力全部打成泡影。只要他把这个题打成零分,打成一分,你这三年的努力在这一瞬间就全部完蛋。所以,我们怎么指导考生在应对命题人的过程当中跟评卷人进行一个良好的交流?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所以接下去我就从命题人思维和评卷人思维,这两端来跟大家谈一谈。

现在我先谈的是命题人思维。我自己上课过程中,以及到外地开讲座的过程中,跟一些学生进行交流,很多学生都很关心高考的选择题怎么用排除法排除。学生排到最后,剩下两项还是会排错的。那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我就以一个命题人的角度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标准化的大规模正规考试的选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从一个选项当中你能够读到什么?

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选项:

A.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在剧烈的冲突和矛盾中刻画了两位资深收藏家围绕名贵树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收藏品市场将何去何从的思考。

我问学生:这个选项你平常怎么读?有的同学说,我没怎么读啊,就这么看过去,看过去然后回到文中去看,去想它对不对。这没错,但是,你在看的时候到底要看些什么?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选项的构成有一些独特性?

这样子的表述方式上其实跟我们正常地叙述一件事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这就是命题语言,为了更清楚地讲这个问题,我们看现代诗人顾城的一首诗。顾城的这首诗里面说: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征?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首先,您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上一行和下一行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我们现代诗是一行一行写下来的,中间不会可以制造一个非常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心理上的距离感疏离了两种表达方式。你觉得第一行是什么表达方式?它其实是在叙述,对不对?叙述你看我和你看云。第二行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它是在议论,是在评述。

所以从顾城的这首诗再来看这个选项,你发现了什么?现在你是不是有新的发现了?事实上,这个选项就是顾城这首诗的表述形式,在选项的前半段,它是在叙述这个情节,后半段是评论。前半段的叙述和和后半段的评论有一个不同,就是,前半段的叙述是针对内容上的叙述,后半段的评论其实是命题人加进去的评论,你现在要进行的判断要走两个思维路径,一个思维路径是观察前半段的叙述有没有叙述正确,另一个思维路径是要观察它后半段的评论有没有评论正确。所以,命题人所设置的选项是不是告诉你该怎么读这个选项?该怎么读啊?你在读这个选项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方向?我一方面要看他叙述有没有叙述正确,另外一方面要看他的评述有没有评述正确。

所以选项的构成,实际上是有两大部分,你仔细看任何标准化考试,我们的大考,你都可以把选项找出来看,每一个标准的选项他一般情况下都要包含这两个部分,内容的转述和出题人的理解与分析。现在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我进一步跟大家交流我们怎么读这个选项才会读得高效准确。现在你看到一长串的选项,特别像论述类文本那样的选项,大概六七十个字,七八十个字,五六十个字,这个选项我们该怎么分解?大家可以先把选项分成两段,一段是内容转述,一段是出题人的理解和分析,下一步,你要在这两段中各抽取出三到四个词,这样,整个选项,把它化简成六到七个词语,不要太多,我们人脑的信息负载量在短时间内大概是7-9个,9个已经是达 到极限了,你如果把它分解成十几个词,是无助于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这个选项。

比如说前面谈到的这个选项,我们拆分出来:“情节、一波三折”;下一个词语就是:“冲突矛盾”,这样就两段;第三段,“收藏家”;第四段,“树桩”;第五段,“交往”;第六段,“收藏品、市场”。

那么你看到的这个选项,实际上已经化解成两组词语。一组词语是内容转述的词语,一组词语是理解与分析的词语。但这样回到文中去看,你看的信息量是不是大大缩减了?缩减了信息量之后你所看到的文句、比对工作量,是不是相应地也大大的缩减了?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你看这一段文中借郑有樟的观察视角,对天下第一桩的外形、特征做了深入细致的描绘,既表明了这个树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为后文的情节展开做了铺垫。这一段就是内容的叙述;而另一段就是评论。所以很多问题说破不值钱,就像魔术一样。你知道他怎么变的?你就觉得他一点都不玄妙,我这十多年的命题,在设计选项的时候,就是遵循这样基本的操作流程。


END


上述问题,我在拙作《探寻新航路:中学语文的考、学、教、思》中,还有专门的一个章节详细论述。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