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为儿科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多分为外感风寒发热、外感风热发热及食积发热等证型,应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并结合相对应的推拿手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指代针,以手代药,抚平孩子的伤与痛! 1 外感风寒 特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清稀痰,头痛,咽喉痒。 治疗原则:疏风解表,发散外邪。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推上三关,揉二扇门,清天河水。 2 外感风热 特征:发热重,微恶寒,有汗,头痛,鼻塞,流黄涕,喷嚏,咳嗽,黄稠痰,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口渴。 治疗原则: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退六腑,揉大椎,推脊。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详细操作见上) 3 食积发热 特征:高热,呕吐酸腐,口渴引饮,纳呆,腹胀,腹痛便秘。 治疗原则:清热泻火,行气消滞。 推拿处方:运内八卦,清脾胃,退六腑,揉板门,推下七节骨。 饮食调护 (1)饮食宣清淡、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煎炸、油腻之品。 (2)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如鲜梨汁、西瓜汁、鲜橘汁等,亦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 (3)外感高热,宜进热汤、热饮料以助汗出,如热粥、姜汤、温开水,忌生冷;内伤发热,结合原发病选用食物,一般可食鸡肉、瘦肉、鱼、猪肝、蛋奶类少油食品。忌煎炸、油腻、牛羊肉等燥热温补品。 Bye~下期见!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徐慧珊主管护师 陈东妹护士 责任编辑:石艳红副主任中医师 李少芳副主任护师 ![]() ![]() 小儿天使 ![]() 广州市中医医院 感谢您的关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