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最深的痛苦,是为了让别人舒服而否定自己的感受

 静水深流JSSL 2019-04-26

/ 今 晚 听 /

一家人出去旅游,快要离开时,妈妈带着姐姐和弟弟来到商场,让他们各自挑一件东西做自己的礼物。

姐姐思考良久,想到父母带自己旅游已是不易,不应该再给他们增添负担,便咬牙挑了一面小小的镜子。弟弟则是干脆利落地抱走了最新款的机器人。

姐姐既失望又羡慕,失望是对自己失望,每次做决定前总会先说服自己体谅他人;羡慕是羡慕弟弟,能无所顾虑的表达自己的诉求。

有那么一刻,我觉得那个姐姐就是我自己。

“我最深的痛苦,就是为了让别人舒服而否定自己的感受。”

01

面对朋友的请求,我时常会陷入天人交战,很多的请求来地总那么不合时宜,当我还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朋友的请求不亚于一记重击,让我身陷囹圄,腹背受敌。

因为我无法拒绝。“拒绝”总让我难以启齿,每当拒绝的念头浮现,毫无缘由的愧疚感会扑面而来,将我紧紧包裹,直至我改变主意。

我总爱多想。与人交往时,会预想最糟糕的局面,总是担心别人会拒绝自己,批评自己,或者不太喜欢自己,因为担心,有时就会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在人际交往中,我难以控制自己有丰富的内心戏,这些无端的揣测和怀疑有时会伤害到身边的人,也让自己陷入很多的焦虑、恐惧和压力中。

每一场社交,对我都是一场考验。我感到困惑。

02

在自我认同的道路上,我开始为自己贴上这一标签——讨好者。讨好者的这些特点让我很容易的带入自己:“乐于助人”;不常公开表达、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即便心里有愤怒的感觉;经常担心自己的事情会给别人添麻烦;不容易拒绝他人的请求等等。

而现在,我找到了一个更符合自己的群体——人际关系高敏感者。

区别于那些无法说“不”、总是忍不住取悦别人的“讨好者”,如心理学家G. C. Harb等人所说:人际关系高敏感的人,往往缺乏自信;他们总是会曲解别人的意图和行为,让自己在和人交往时陷入窘境,表现得很尴尬,或是干脆回避社交。

对于人际关系高敏感者说,他们的内在自我其实十分脆弱。因为害怕被拒绝、担心不被喜欢,他们不敢向任何人暴露内心深处那个可能不完美的真实自我。

甚至有时,人际关系高敏感的人,会在认为对方可能讨厌自己时,主动表现出自己不喜欢对方,以此维护自己的骄傲和脆弱的自尊心。

人际关系高敏感者经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一边纠结自己是不是又想太多了,一边继续担心别人对自己可能有哪些不满【1】。

在回答了自己是谁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探求更进一步的答案:我该怎么做,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03

我在肯定别人需求的同时,却总忘记留一份认可给自己,去认可内心的想法,倾听内心的声音。

而面对别人的请求,只需量力而行,该拒绝就拒绝。亲身实践后,你会发现,拒绝别人,不会让你被人讨厌,不会让你被人抛弃,不会让你不再被爱。很多时候,只是你的内心夸大了拒绝之后的负面结果。

你的拒绝,是尊重自己的底线,也是帮助别人的门槛。一份有原则的付出,才最有价值。

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想明白这一点,便能从自我焦虑中脱身。

拒绝不是一道选择题,它无关对错,只关乎自我的一种改变。我们每一次行动,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潜藏着它的动机,它可能代表着某种未被察觉的需要,如被爱、被认同......你要做的,就是去发掘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然后才有机会去实现它,改变它,以此去撼动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行为惯性。

接受最真实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才是爱自己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文献:

【1】.《KnowyYourself》——人际敏感者的6种内心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