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件事决定孩子未来,90%的父母却没做对

 见素抱朴780 2019-04-27

4月17日晚,一个17岁男孩,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身亡。令人唏嘘的是,男孩的母亲就在旁边,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男孩是一名高二学生,当天与同学发生矛盾,在车上向母亲诉说。母亲却将车停在高架桥上,对儿子进行训斥。男孩突然拉开车门,边抹眼泪边跑到桥边,纵身跳下。

我们无意去责骂伤心欲绝的母亲和已经逝世的孩子,可是接二连三地看到父母与孩子发生激烈冲突,不禁让人想问,难道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表姐生活在一座小城,毕业后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

她的儿子乐乐,聪明伶俐、乖巧懂事,一直是个省心孩子。没想到,最近也开始犯浑了。

“你看看,我愁得头发都白了”,表姐扒着额前的碎发,眉头紧锁。

“怎么了?”我问。

“刚去家长会,老师告诉我乐乐最近考试成绩下降,学习状态也不好。”

“不就是一次考试没发挥好吗?别这么大惊小怪的。”

“哎,”表姐长叹一口气,“要只是成绩下降就好了。”

原来,乐乐不仅成绩下降,而且还骗了她,在自己的试卷上改分数。而表姐这段时间比较忙,没细看,根本没发现乐乐把58改成了88。

“成绩下降可以补,说谎这事我忍不了,这孩子一定得好好管教。”

“你不要着急骂他,孩子说谎一定有原因,你要跟他好好沟通,找到问题的关键。”

我接着说,有专家做过统计,儿童之所以会说谎,有67%是因为害怕别人嘲笑;有10%与儿童的想象和夸张有关,只有20%的孩子才是故意说谎。

“乐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看着孩子正在写作业,表姐试探性地问。

乐乐迅速抬头,稍显紧张,“挺好的,老师今天还表扬我了。”

“表扬你什么呀?你们最近又有考试吗?”知道儿子又在撒谎,表姐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怒火。

“没有考试,老师说我学知识很快。”乐乐看了一眼表姐,低下头去。

表姐刚被压下去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直接把试卷拍在书桌上,“考不好也就算了,还改分数,我已经给你坦白的机会了,你却又对我说了谎!”

“他不仅不承认错误,还继续骗我。你说说,这孩子怎么教?”表姐发来微信,透过文字,我都可以感知到她的绝望。

“教育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我把自己收藏的【家庭教育50本书】分享给她。“每天听十分钟,说不定能解决你的难题。”

“请你吃饭~”某天,表姐发来微信。

“什么喜事啊?”

“见面说。”

一个月不见,表姐的眉头舒展很多,“最近乐乐怎么样?”我笑着问。

“多亏了你那50本书!”表姐喜形于色。

“我每天都听,才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这么多误区。很多时候,我都忽视了乐乐的需求。”说着,表姐露出懊悔的神色。

听表姐说,乐乐说谎这事早就有预兆,只是她没在意。

后来,听了鲁道夫.德雷克斯的《孩子:挑战》和《父母:挑战》这两本书,对照书中的案例,才知道乐乐说谎的原因正是因为缺乏关注。

“那你是怎么解决的呢?”我很好奇。

“我跟他道歉了。”

那天,表姐把乐乐叫到身边。

“乐乐,对不起。上次说好去动物园,妈妈临时加班失约。妹妹想要你的玩具,妈妈直接给她。妈妈确实忽视了你的需求,你可能以为妈妈不爱你了。你是妈妈的孩子,妈妈比谁都爱你。”

乐乐一下哭了,满腹委屈,“那我成绩不好,你也不会不爱我吗?”

那一刻,表姐感到极大的亏欠,她一把抱住乐乐:“妈妈永远爱你,妈妈在意的不是你的成绩,而是你能否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

昨晚,乐乐把月考的试卷拿到表姐面前,面带愧色地说,“妈妈,这次考得也不好,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下次考个好成绩!”

76分,虽然也不高,但表姐看着面前的儿子,却开心极了。

孩子说谎,基本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不去了解就粗暴对待,那对他的伤害,真的比谎言大多了。

其实,不只是说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出于某种诉求。做父母的一定要找到孩子的根本诉求,从源头出发,才能解决问题。

孩子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面对问题,不要一味谴责。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一直喜欢的作者出了新书,是关于更年期母亲(作者本人)教青春期女儿谈恋爱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便跟她聊起来。

“孩子早恋,父母不都反对吗?您怎么会教孩子谈恋爱呢?”

“总比她自己瞎摸乱撞好吧,做母亲的总不希望孩子受伤。”

第一次发现女儿的恋爱迹象是在她初二的时候。她落下一张小纸片,是一位男同学的情书。母亲心里一惊,当晚就开始盘问她。

“知道她在恋爱,又惊诧又失望,悉心培养的女儿,怎么就干出这么出格的事情呢?”

母亲大骂女儿,说她心思不正,没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她居然说我更年期,不懂年轻人的心思。”

争吵过后,女儿并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竟创下一月换三任男友的记录。

母亲笑着摇摇头:“有一次去开家长会,听见女同学在厕所讨论她,说男生都觉得她很好追。当时真是气炸了。”

二话没说,女儿被母亲薅回家,为掐断女儿的爱火,母亲设置了一系列的禁令:7点之前必须回家,再谈恋爱扣零用钱,屡教不改就转学……哪知,女儿为了反抗母亲,竟夜不归宿。

“我再怎么说也算是知识分子,居然打了她。我一直记得她看我的眼神,其实是有一点轻蔑的,‘瞧吧,还是个作家呢,不也这么野蛮吗’,她当时肯定这么想。”

打也打了,那也骂了,女儿不仅没有断绝早恋,母女关系也大受影响。实在是没办法了,母亲便向自己的好友,一位亲子教育的专栏作家求救。

“你没听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吗?阻力越大,他们的感情越强烈,你得顺着孩子的心里,去疏导。”好友说。

“她给我列了一个书单,全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我读了好几个月呢。”

在《母爱的羁绊》里,母亲听到大量女儿们的心声,她们呼吁空间。

在《养育女孩》里,母亲看到女孩每个年龄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同侪欺凌,饮食失调,减肥,抑郁症、以及媒体和社会对女孩的危害和帮助。

在《非暴力沟通》里,作者在惩罚和姑息之外,找到第三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尊重合作。

……

母亲研究着青春期女儿的心理,不再步步紧逼,同时,她也密切关注着女儿的情感状态。

在得知女儿再次被分手的消息后,母亲终于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喝杯牛奶吧。”母亲走进书房。“听说你失恋了。”

女儿抬起头,刚想说话,“妈妈不会再骂你了,一开始我确实很反对,但反对有什么作用呢?我只是不想让你受伤。”

看到母亲的态度如此开明,女儿把身体转向母亲,“他嫌我贪玩,不上进。刚开始我觉得很没面子,但时间越长越伤心,我可能真的挺喜欢他的。”

“你要让他知道,你是优秀的,珍贵的,不好追的。”母亲给出自己的建议:

1.拒绝你不喜欢的人。

2.他觉得你有什么不好,你就去做好,让他刮目相看。

3.认真体悟感情,你要明白什么是喜欢,什么是新奇,什么是叛逆。

4.爱是美好的,但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要让伤害消磨爱的神圣。

“你知道吗?当我跟她说完这些,她主动拥抱了我,说我比其他妈妈开明多了。当时,我就想:我读的这些书,终于是帮到孩子了。”

每个年龄的孩子,都有需要面对的问题。

早恋,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他们第一次恋爱,会有新鲜、甜蜜,也会有害怕和不安。

此时,如果父母正确引导,孩子不仅能受到保护,也能体验到爱的美好。如果父母只堵不疏,孩子变本加厉,受到的伤害不止于当时,很可能一生都再难享受爱的珍贵。

作为父母,要时刻保有学习的能力,做孩子的领读人,引领孩子的成长。一株鲜花,只有不断吸收雨露阳光,才能常开不败。

一个女人,在停止成长的那一刻,才是真的老去。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

中国式亲子关系:你不听话,就是错。

中国式爹妈: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中国式独立:没和爹妈翻脸,就不算长大。

豆瓣上曾有一个【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一度达120000之众,发帖近千页。在一片绝望与阴暗中,我们看到:两代人撕扯挣扎,彼此吞噬,活成对方的枷锁。

其实,孩子渴望爱,父母也赋予爱,既然有一个充满爱的开头,何不共同谱写一个明亮的结尾?

学习成为优秀的父母,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出生前,其次是现在。如果以前你做得不够好,现在,请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全新的开始。

为了让你更好地行动,今天有书重磅推出“家庭教育50本书”。

我们从上万本全球好书中,参照世界著名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精挑细选50本家庭教育好书,邀请业内知名学者、知识分子等读书高手,将每本书的精华拆解总结,讲给大家听,让您20分钟就可以听完一本书,快速掌握一本书的精华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