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令出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少年的下联让县令折服

 江山携手 2019-04-27

明代的杨士奇、杨荣和杨溥,都曾当过内阁首辅,三人年纪相仿、能力突出,均是朝廷重臣,人称“三杨”。虽然同为杨姓,但他们并不是亲戚,更不是同族兄弟,杨士奇是江西吉安人,杨荣是福建建瓯人,而杨溥则是今湖北石首人,今天介绍一件关于杨溥的趣事。

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尽管天分并不一定居于首位,却非常关键。杨溥从小就非常聪明,亲戚朋友称赞他神童,邻居无不让孩子以他为榜样。俗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父亲担心儿子杨溥成为另一个方仲永,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教他读书。

在父亲的培养下,杨溥进步神速,五六岁就能背诵大量经典诗文,并可以对出难度不太大的对联。少年时期的杨溥,凭借出色的对联才华名满县城,不少秀才、举人慕名拜访,向杨溥讨教如何对对子,也有人想跟他切磋一番,杨溥来者不拒,几乎从没有失败过。

有一次,父亲无意间得罪当地一位财主,结果被陷害入狱。当家人深感担忧,却又束手无策时,杨溥打听到新来的县令最喜欢对联,很快就想到救出父亲的办法。杨溥独自一人来到县衙,请求见县令一面,好在县令性格随和,得知杨溥前来的意图后,并没有将他赶走。

杨溥拿出父亲被冤枉的证据,悉数交给县令,希望他能够彻查此事,还父亲一个清白。县令看着眼前这位少年,觉得他勇气可嘉,立马叫来财主对质,发现杨溥的父亲的确没问题,决定重新审理此案,很快就弄清事情真相,打算第二天就放了杨溥父亲。

得知杨溥擅长对对子,县令心生一计,头天晚上派人把杨溥叫到府上,笑着对跟他说:“你父亲的事情,我已经有了眉目,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查证。但是,我这里有一个上联,如果你能对出让我满意的下联,说不定我会提前将你父亲释放。”

其他方面不敢说,但对联是杨溥的强项,他从没有怕过谁,既然县令给他如此好的机会,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县令拿来笔墨,写下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图”的繁体为“圖”,共包含四个“口”,里面三个口被外面一个口围着,此联堪称精妙,且属于拆字联。

其实,县令自己都没想出下联,认为杨溥肯定也不行。他太小瞧杨溥了,只见杨溥接过毛笔,在上联的右侧写出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伞”的繁体为“傘”,可拆分为五个人字。县令对杨溥的下联深表折服,按照之前的许诺,当天就让杨溥和父亲一起回家。

来而不往非礼也,与县令告别之前,杨溥笑着说:县太爷,我也有一个上联,希望您能不吝赐教。杨溥的上联是:凹凸互补成方块!县令听后一脸茫然,半天也没对出来,对杨溥又多了几分敬意。小编不才,试着对了下联:上下相关作卡钳,你觉得怎么样?

参考资料:《国朝献徵录·卷十二·杨溥传》《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