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说事15:热射病的诊断

 渐近故乡时 2019-04-27

      夏天马上就要到了,一种季节性的疾病:热射病,可能就会和你不期而遇。

     很多人可能对“热射病”这个词不熟悉,但是另一个词你一定很熟悉:中暑。对了,热射病是中暑的升级+加强版。

     前几年,我们同时接到三个人:拉练的时候中暑。一个比较轻,留院观察后出院,一个住院抢救进ICU,另一个来的时候就已经走了。

     在美国,2006年至2010年间至少有3332人因热射病而死亡。据报道,热射病28天和2年的死亡率分别为58%和71%。

     看到没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两年内会死亡。超过一半的人是出不了医院的。

     并且由于气候变化,热射病死亡人数有所增加。目前热射病的年死亡人数约为2000人,到21世纪50年代,与热射病相关的死亡人数预计将增加近2.5倍。

      我们国家有《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大家在微信上可以查到。诊断方面我总结如下:

    JAAM已于2014年制定并公布了热相关疾病(包括热射病)的标准:

    热射病患者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诊断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

1.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意识障碍,日本昏迷评分≥2,小脑症状,惊厥或癫痫发作);

2. 肝/肾功能障碍(入院后随访,需要住院治疗的肝或肾损害);

3. 凝血障碍(由JAAM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显然,体温并未包含在这些诊断标准中,因为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几例体温低于40°C却致命的病例。

2016年,日本急症医学会热射病委员会进一步简化了热射病定义。

如下图:

其中:JAAM DIC标准如下图:

至于,热射病的治疗,明天再谈!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