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比尚不足 2019-04-27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日益严重,增高的除了GDP,还有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当前我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约每8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因此死亡。@南方健康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上,各专家教授围绕“血管养护与慢病防控”展开讨论,旨在唤起全社会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视。

心脑血管疾病的潜伏期最多可长达10年,可一旦病情爆发,抢救不及时顷刻之间便可夺命。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40岁的年龄,50岁的血管”的现象不足为奇,未病先防是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首要任务!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3保持,4坚持,让你血管恢复弹性,预防心脑血管发生。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三个保持

1. 保持好心情

首先大家不要谈病色变,病还没到先把自己吓倒了,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在高兴时分泌的多巴胺和乙酰胆碱会使人血液通畅有益血管健康,反之暴躁焦虑时,体内茶酚胺类物质释放过量,使动脉小血管收缩,加大患病几率。日常生活中把心放宽,不要过度操劳,保持身心愉悦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2. 保持微量元素摄入

人到中年身体吸收能力下降,常规饮食中微量元素满足不了身体需求,需适量额外补充,但不建议不听医嘱乱吃保健药,大自然中有很多富含。

山楂和燕麦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能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适当增加鱼油的摄入量,多吃些蔬菜水果对人体有好处,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尽量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少吃高温油炸类的食物,生活中吃什么可以保护血管?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1)吃点血管“清道夫”

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2) 含鱼油多的食品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的功能。

(3)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可补肾填精,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例如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4)多摄入天然抗凝与降脂食物

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及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橘子中含少量类似阿司匹林的水杨酸抗凝物质。降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5)补充叶酸

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橘等。

(6)喝绿茶品红酒

建议,在家或外应酬时不妨喝点绿茶,因为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或者每晚用玻璃杯喝上大半杯(约100—150毫升)红酒,它具有抗氧化作用,一周喝上三四次,能很好地软化血管。

3. 保持适量运动

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个精密构造的机器,那身体的各个器官就是构成机器的各个零件。机器长期搁置不用会生锈老化,人体亦是,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血管健康,但年龄大的朋友切记不可进行高强度的活动,建议快走或慢跑,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调整,以身体微微发汗为宜,饭后散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俗话说“饭后走百步,气死开药铺。”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四个不要

1. 穿衣不要忽冷忽热

季节交替,天气变温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谚语说的“春捂秋冻”是古人对养生的总结,旨在使身体慢慢适应季节交替带来的温差,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根据自我身体对温度的感觉适当增减,维持在舒适范围即可。近日河南大部分地区温度变化大,一条吐槽送给善变的天气“你在三亚露着腰,她在沈阳裹着貂,我在河南一会儿露腰,一会儿裹貂,忙的不可开交。”不知道其他省份的朋友有没有这个困扰。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2. 饮食不要高油高盐

清淡饮食最为健康,过多的胆固醇摄入会引起血脂粘稠,身体肥胖,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低盐是指不要过多摄入氯化钠,长期氯化钠摄入过量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重要原因。建议日常饮食低油低盐,多吃应季蔬果,如胡萝卜、芹菜、竹笋、洋葱、木耳等。海鱼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是摄取健康脂类的不错选择。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3. 睡眠不要疲劳熬夜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已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困扰,还有的老年人朋友退休后有了空余时间,痴迷麻将、纸牌,通宵达旦的沉溺于牌场,殊不知熬夜是过劳猝死的重要原因。对于失眠的朋友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医小偏方,红酒加一瓣洋葱泡服可有效缓解失眠症状。红酒不宜多,小半杯即可,医嘱有忌酒的朋友禁忌服用。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4. 谨记不要烟酒伴身。

烟酒是公认健康的健康杀手,长期吸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给疾病入侵的机会,还会导致血液粘稠,血管硬化,血液循环流动过慢,达不到营养的供给,等到形成某些器官的病变,悔时晚矣。对于酒类有些朋友打着“小酌怡情”的幌子,到了喝酒的时候却失了分寸“小酌”变“豪饮”。过量饮酒会造成血液流速加快,加大血管负担,造成脑出血。另外还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严重者会引起酒精中毒,危害巨大。

针对心血管病人总结温馨提示:

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

在发达国家中,冠心病占各种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在我国也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因此,防治冠心病己成为急待解决的医学问题。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患者不应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医生的治疗,而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养。

一.起居有常: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二.身心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饮食调摄: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四.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五.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恢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六.适当休息: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均由旁人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翻身,因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壹周后如无变化,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壹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便的体力劳动。

七.体育锻炼: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医生坦言:想要血管好,做好三保持,四不要,血管有弹性,不生病

八.积极治疗: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

九.猝死急救:猝死突然发生时,应争分夺秒急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将病人仰卧在木板或地上,用拳叩击病人左侧胸部二、三下后,捏住病人鼻孔,口对口吹气1次,时间为1秒钟,然后用一手掌跟(另一手重叠在该手上)按压在胸骨下1/3与2/3交界处,两肘伸直,垂直向下按压,然后放松,连续按压5次。再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此循环。一般每分钟人工呼吸16~18次,心脏按压80~90次,要抢救到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