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声乐教学中的X因素:家长

 李孟雅_ 2019-04-27

丨儿童声乐教研室丨

丨美声小窝丨

公立普通学校中经常强调一个词汇——“家校协同”。所谓“家校协同”指的是学校与学生所在家庭保持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这对于儿童声乐教学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由此也凸显家长对于各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家长对于课程的态度大概率会影响孩子对声乐课的认知

相信大多数从事儿童声乐教学的老师都遇到过非常不认真的学生,哪怕使劲浑身解数也不能扭转这类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而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没有任何成效往往也会秉承“护犊子”的心理,将大部分责任都推给老师,这对于老师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时,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必然的。。。

因为我们通常会发现,这类学习态度不良的学生背后往往站着一位态度不会好到哪里去的家长。毕竟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艺术行当一直都处于较低的地位之上,尽管新时代背景之下普通大众已经对艺术教育、艺术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在“根儿”上,依然是抱着可有可无或是无所谓的态度,并且,家长的一言一行通常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引导。因此,对于遇到此类情况的声乐教师而言,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是首当其冲的。

家长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参与者

看到这个标题,自然会有疑问,国内大部分家长没有音乐基础,如何参与到教学当中呢?其实这种参与不一定局限于教学层面,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坚持。

通常声乐课是每周一节,小课时长大都在45分钟左右,大课或许能长一些,这样的课程频率并不是很高,甚至对于一些本身就不自觉的学生而言简直少的可怜,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往会抱怨学生每周上课时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没有任何进展,不背歌词、不练视唱、说过的要领记不住,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因此,我们需要形成所谓6+1的教学模式,所谓“6+1”即为6天在家的练习与1天在声乐课上的学习。首先,我们需要利用声乐课上1天提出对学生的教学方面的要求并付诸实践,而后需要与家长沟通剩余6天需要完成的练习任务。6天的任务应结合家长自身特点,如家长是乐盲,布置的任务应以识读、背诵歌词为主,并要求家长监督孩子每天坚持练习演唱或视唱;如家长有一定音乐基础,则可以在读词及监督的基础之上完成更多任务。千万不要小看在家的6天,哪怕只是读词,也会使声乐课上的你可以更轻松地开展教学工作。换句话说,家长帮助学生在声乐的基础环节做到相对熟练,教师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家长是“坚持”的源泉

如上文所说,6天在家的练习需要家长的监督,而这种监督实质就是对于声乐学习的坚持,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的体现。

众所周知,声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起伏多变的学习过程,所以,坚持是声乐学习的基石,更是声乐学习的重中之重。毕竟孩子的天性是以玩儿为主,哪怕孩子最初学习声乐是因为自己喜欢,也会因为久而久之的反复的、枯燥乏味的练习以及思想方面的反复无常使得兴趣逐渐消磨殆尽,从而产生放弃的念想。此时,老师的坚持是微不足道的,而家长的坚持则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点到为止,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