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月清风诗意浓

 zdjphoto 2019-04-28

耿忠平 「落日烟岚呈紫色翠」

耿忠平 「松泉幽亭」

耿忠平的作品,取法前人的规矩格法,但不用古人的丘壑蹊径,所以作品给人以较清新的感觉。根据他自己体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程邃、黄宾虹和现代以焦墨见长张仃的山水画,启迪了他对焦墨的兴趣,认为这种格调很有艺术魅力。看似简单的焦墨线条是那样的沉着有力,干中有湿,湿中透干,枯焦中见华滋、苍莽,给人以厚朴老辣之感,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王克文

耿忠平 「一条界破青山色」

砥砺行进在山花烂漫的艺术道路上,得到几位极有造诣的先生的指点,耿忠平既深刻领悟了焦墨创作的真谛,又能以水墨画创作来丰富自己的笔墨技法,揣摩体味墨韵与笔意间的内在关系。现在他已是海上画坛的中坚,画风从纯粹的焦墨画成功演变为焦墨和水墨高度融合。他的山水画作品不仅线条充满张力,张弛有度,勾勒承转,轻重连接,沉稳持重,毫不涩滞,画面布局也疏密得当,充满了流动感,古代意味与现代气息互为交融。色彩方面相当丰润和谐,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满纸烟云。从八尺立轴,到小品斗方,有青绿的润泽明丽,有水墨的苍劲浑厚,笔墨间洋溢着宏约与灵秀。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是简单的景物再现,而是意象层面的性灵阐发,是对大自然的领悟加上自己的情怀寄托,更是高尚人格的外化。耿忠平不仅向人们展示他的勤奋好学和良好的艺术素养,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艺术精神和文化自觉。

——沈嘉禄

耿忠平 「一月看花到几峰」

作为一个画家,忠平兄是在感知世界,作为一个评论家,他是在感知他人的感知,这是很有趣的两栖身份,忠平兄又是将两栖身份都演绎得很有趣。作为读忠平兄画和艺术评论的人,读者是在感知他,感知他的感知。还是很有趣的事情。

——马尚龙

耿忠平 「画图今日写秋声」

耿忠平显然不是那样的浅薄画家。多年来他在画画的同时,始终未放弃的就是读书与写作,他大量阅读宋元明清的画论和传世名作,了解名家大师的身世和艺术经历,并尝试写一些篇幅短小的艺术评论。记得五六年前我正好于报上编一个“文化休闲”类的副刊版,忠平兄每隔数周就会有一篇文章寄来,对名家艺术的精彩赏析常令我版面增色不少。如此持续了也有一二年之久,所以,他在艺术上的勤奋与刻苦我深有体会,也时时让我钦佩。我深知忠平兄读与写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不断汲取并借鉴前人菁华的学习过程,而且,这样的学习妙在有意无意之间,其所谓的“滋补”方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所以,我看他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就时有一种难得的清纯之气。我以为,这和他长期浸润的书卷文化是分不开的。

——管继平

耿忠平 「幽径独行迷」

吾友耿忠平兄,三十余年专攻海派山水,作品追求雄浑、厚重之意境。早年师随山水画家张大卫、王克文先生,后又叩教于韩天衡、车鹏飞等大家,转益多师,艺益精进。1991年忠平兄曾在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耿忠平焦墨山水画展”。他的画精于墨法,浓墨渴笔,干皴轻擦,把山石嶙峋的肌里、群峰峥嵘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扫却江湖腻粉气,云开见山呈风骨!

——杨忠明

耿忠平

1962年生于上海。2002年入上海中国画院山水画高级研修班进修。先后师从上海张大卫、王克文、韩天衡、车鹏飞诸先生研习传统山水艺术及美术理论。出版绘画作品和美术评论集多种。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绳墨一一海上五人画展

耿忠平 沈一波 华远 王曦 张恒烟

展期:5月3日(下午3点30分开幕)至5月7日(下午2点闭幕)

展览地址:艺苑真赏社(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424号3楼、开馆时间:9:00-17:00 )

Carpenter'sline marker

The art exhibition of five people in shang hai

Extension: May 3 (opening at 3.30 p.m.) to May 7 (closing at 2 p.m.)
Exhibition Address: Yiyuan Real Appreciation Society (3rd floor, 424 Fuzhou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opening time: 9:00-17: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