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原重明先生,生于1911年,医生,曾任国际内科学会会长等职。他将健康体检带入日本,是日本提倡预防医学的第一人,也是全世界执业时间最久的医师之一。在行医之余,他还写作出版了二百余部著作。他说,语言是他的拐杖。在105年的人生中,他依靠语言探索生命,认识自己,影响他人。 这本书,是通过访谈的形式整理成书的,也是日野原先生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留下的生命智慧。他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仔细品读。 一、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 1.死亡是怎么回事 作为医生,日野原重明先生频繁地目睹死亡。这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认为,也许死亡令人恐惧,但它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新的开始。 日野原先生常常忆起离世的妻子、亲朋。他们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记忆深处似乎更鲜活了。这让他明白,人死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生者的生命里。 身为医生,日野原先生说,即便到了另一个世界,他的工作起点,依然是继续帮助每个人。同时,他也希望留下的话语,能像麦种一样,在人世间结出成果。 2.生命究竟是什么 生命是种能量体,看不到,却存在。 3.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 活出真实的自己,日野原先生给了三个建议: 第一,不在乎身外之物。如果把名利地位、他人的赞美等外在之物看得太重,我们将无法向内审视自己,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 第二,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能力,积极利用环境条件,专注于应该做的事。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一方面,我们要为理想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当理想无法实现时,也要学会坦然接纳。这也就是所谓的“尽人事,听天命”。而要做到以上这些,日野原先生说,首先要鼓起勇气行动起来。 二、关于爱 1.爱与被爱 人希望被爱,亦是人之常情。但在寻求被爱时,人们却常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日野原先生认为,爱是接受最真实的他。当你接受了对方让你不喜欢的地方时,你会发现,他身上更多美好的特质。但如果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对方,即便有人爱着你,你也感受不到。他说,如果你爱那个最真实的他,你的一切也会被他真挚地热爱。 2.如何看待朋友 对于朋友,日野原先生认为,真正的朋友,一个已经足够。而真正的朋友,是祝愿我们一切都好的人。真正的朋友,纵使多年没联络,也无论境遇怎样变化,他都会把你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呢? 日野原先生说,首先是相信内心的感觉。如果你觉得能与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朋友,那么相信这种感觉。另外,要与这个朋友花时间在一起,比如散步、聊天,邀请彼此进入对方的生活舞台。最后,在生活的舞台上,真正的朋友,需要有共同的经历,并在困境中彼此相扶。 3.爱到底是什么 在日野原先生看来,爱是人生存的终极目的。没有爱,人就无法生存。相信能够互相给予爱的社会,一定充满温暖和幸福。 三、宽恕很难做到 1.宽恕别人 说到宽恕,日野原先生坦言,每当需要宽恕很难原谅的人时,就会感到无力。比如,他曾经遭遇的“淀号”劫机事件。那时,劫机者把他们当作人质,途中,一位劫机者问有没有人要看书。只有日野原先生要了本《卡拉马佐夫兄弟》。 当时,被劫持者都面临生命危胁,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宽恕。但是,他想尽可能去理解劫机者,于是要了本他们看过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很多年后,日野原先生仍然无法宽恕劫机者,也无法理解这本小说的思想。所以,他希望在离世之前,能再读一遍《卡拉马佐夫兄弟》。 日野原先生说,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做到理解,才能实现真正的宽恕。而宽恕他人,其实也是在宽恕自己。因为无法宽恕的人,会让自己陷入糟糕的负面情绪,活得很累。反之,宽恕,会让人活得更轻松愉悦。 2.终止霸凌 日野原先生说,霸凌是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如果我们遇事能换位思考,关爱别人像关心自己一样,霸凌事件就会被杜绝。否则,不只孩子之间、大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都会出现霸凌现象。 3.如何与年轻人共处 日野原先生说,他喜欢年轻人。每当得到年轻人的肯定时,他会很快乐,并希望自己更努力地成为年轻人的导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 他认为,和年轻人相处,需要带着亲近温和的接触感。比如,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表情、态度。如果对他们居高临下、唠叨说教,他们是不愿和你交流的。另外,“现在的年轻人不怎样”的评价,是一种以自我为标尺的言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日渐丰富,年轻人也会变得健谈和自信。 更重要的是,日野原先生认为,许多人只尊敬长辈或者位高权重者,往往对年轻的后辈、家人和弱者缺少应有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修为,能为别人着想,与年龄、职务无关。 四、不易化解的困难 1.面对突发的丧亲之痛 日野原先生目睹过很多人离世,包括一些让人无法相信的离奇暴毙。他说,遇到这样的变故,我们会深陷悲伤,无法自拔。但是,人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终究会遗忘悲痛。 沉痛之时,不要灰心,请相信花儿还会绽放,请耐心等待美好的再次到来。他说,也许此刻,我们无法体会这种感受,但没有关系,因为曾经,他也无法理解。只要耐心等待那天的到来,就会发现,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2.当遭遇反对时 日野原先生的父亲,年轻时曾到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回国后,他在广岛女子学院担任校长。有感于美国校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他梦想在日本也建造一所美式大学。 实行这个想法,要购买土地、推行改革。但当时的教育系统无法接受。在这些措施遭到强烈非议的同时,有人大做文章,质疑日野原先生的父亲是为了个人私欲。因此,日野原先生的父亲被称为“叛徒”“大罪人”,最后只能离开广岛。 直到几十年后,广岛女子学院为了感谢日野原先生的父亲,在学院里塑了他的铜像。 日野原先生说,要相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终有一天会被认可。即使当时不被接受,也一定不要受影响,感到困惑。 总的说来,当遭遇反对时,日野原先生认为,一要向远看,不要气馁;二要用“我是这样考虑的”的商量语气,将想法告诉对方;三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3.培养孩子 日野原先生小时候,如果有什么事不明白,或者不能接受,就会躺地上哭闹两个小时。每当这时,他的母亲会笑着说,这孩子长大了,是会成为了不起的人,还是会成为大无赖呢。 日野原先生的母亲,一直都相信他是一个自觉的孩子,一直给予他自由和全然的信任。这是他对母亲最大的感谢。如果妈妈常常强迫孩子“去做这个,那个不行”,看似在保护孩子,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家长要做的是耐心等待孩子长大成熟。这种耐心,是做好家长所需的最重要的因素。 五、遇见未知的自己 1.如何保持心态年轻 日野原先生不仅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他还很重视容貌。一百多岁时,他还尝试祛斑治疗。他觉得重视容貌,会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愿意与人交往。而其本质,是一个人想活出崭新的自我。日野原先生说,不要轻易说“我就是这样……”。不设限,多尝试,能发现新的自己。而逆境和病痛,更容易让我们发现未知的自己。 同时,要时刻保持“Keep on going”的状态。这也是日野原先生永葆青春的秘诀。 2.如何与人亲近 怎样让人感觉亲近,日野原先生首推幽默。他说,幽默能让人一起笑,而一起笑,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伟人”是什么样子的 日野原先生说,世上有许多看得到的好东西,但也有很多宝贵的东西肉眼无法看到。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才能真正丰富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感到幸福。而一味追逐名利地位和物质的人生,是悲哀的。 他认为,伟人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懂得感恩。伟人不会只想着获取更多,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利用好已拥有的东西。并且,他们愿意把时间奉献给他人。所谓伟人,就是能为别人花时间的人。 日野原重明先生说,伟人就是能为别人花时间的人。虽死犹生,留下的这些话,能像一粒麦种一样,在人世间结出丰硕的成果。 目录 · · · · · ·推荐序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章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 3 您怕死吗 5 死亡是怎么回事 7 您觉得幸福吗 10 生命究竟是什么 12 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 15 如何看待疾病 18 如何看待最后的延命治疗 第二章 关于爱 27 爱与被爱 30 亲人离世怎么办 33 关于口不择言 35 如何看待离别 38 家庭是什么 43 如何看待朋友 45 医生如何向患者传递关爱 49 生命是孤独的吗 51 世界和平能实现吗 57 爱到底是什么 第三章 宽恕很难做到 65 宽恕别人 68 告别过去,实现重生 70 终止霸凌 73 与不喜欢自己的人共处 75 怎么看待依赖关系 77 如何与年轻人共处 第四章 不易化解的困难 85 面对突发的丧亲之痛 89 最悲伤的事情 91 运气可以改变吗 93 奇迹的发生 95 当遭遇反对时 101 培养孩子 第五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 111 如何保持心态年轻 113 医疗科技发展与医生的角色 115 为什么生活里缺少感动 117 如何与人亲近 121 “伟人”是什么样的 123 关于终生工作 125 接下来的目标 结束语 临终告白 后记 参考文献 【摘录】 如何度过一生最后时刻,取决于它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 把自己喜欢的分享给大家,并为此不懈努力,这就是爱。 在朋友的心中播撒希望和爱的种子,能化解一切烦恼。 包容,需要拥有一颗爱心,不去责怪。 相信对方,耐心等候。 就像宽容自己内心偶尔的脆弱,慢慢才会变得勇往直前。 永远懂得理解他人,这样才能拥有一颗包容之心。 樊登听书:https://card./sharePage/index.html?id=ktma10f4lkrexdwd&r=wtnt5ieli7xeqt91&py=1&code=071OSiAi0jXVYo1ZBuwi0ftkAi0OSiAh&state=15564540209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