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玮 | 从新媒介通达新传播——赛博人的城市实践

 明哥聊事 2019-04-29

  本期#马堡传播·前沿报告#迎来的主讲人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

  11月15日19时,孙玮教授以“从新媒介通达新传播——赛博人的城市实践”为题,通过建立新媒介与新传播、新技术与传播实践等的关联,并结合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公共阅读实践的研究个案,分享她在新技术媒介领域的理论探索。孙玮教授的报告旁征博引,论证绵密。精彩的学术报告吸引了多个院系的师生,现场座无虚席。此次报告由传播学院王金礼教授主持。

△讲座现场

  孙玮教授的报告首先从新媒介的所谓“新”切入。她指出,新媒体的“新”,不只新在技术的更迭,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新媒体所触发的新的社会关系,催生出的新的社会交往,建构出来的人的新存在状态。传播技术飞速更迭,尽管(传统)传播业一片哀嚎,孙玮教授认为,传播(研究)却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时代。新媒介带来新的传播实践,需要创造新的范式对其做出解释。为此,孙玮教授回顾和反思了当前传播研究的主导范式。

  所谓传播研究的主导范式,也就是从拉扎斯菲尔德开始的建立在传递观念之上的结构-功能主义传播研究。孙玮教授借用李金铨教授“内眷化”的观点,反思近几十年来传播研究主导范式的“近亲繁殖”现象。她指出,正如哈特所说,传播学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导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孙玮教授表示,她无意否定结构-功能主义,而只是想借此表达两层含义:一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不能看作是普遍、唯一的真理,它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场景下的偶然产物;二是结构-功能主义成为主导范式以后,它反思、更新、再生长的能力早已大打折扣。当一个范式原本生长的社会历史场景发生变化时,我们要去思考研究范式有哪些重新生长的可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玮教授

  孙玮教授认为,传播研究的范式创新需要重新理解和解释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包括技术、媒介与空间等。她指出,结构-功能主义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所谓“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的观点,是典型的“技术文盲”,仅仅把大众媒介看成了手段和工具。她引用海德格尔的观点,“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是座架”, 强调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技术决定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世界交接、接合。技术促逼客观世界向人这一主体敞开。不同的技术以不同的敞开方式导致了我们经验到不同的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凸显出差异性。孙玮教授说,与其说人在利用技术,不如说为技术所用,人的生存状态被编织进了技术体系之内。技术是原初动力的存在状态,是一个非人类的行动主体推进着社会交往。  

  借反思“万物皆媒”的流行提法,孙玮教授接着又追问何为“媒介”。她首先对柏拉图以来将媒介的功能局限于再现客观世界、把媒介看作附属的、居于第二位的传统思维提出异议,而更倾向于接受德布雷的观点。孙玮教授认为,应该把媒介理解为处于中间介入两者之间的使两者发生关系的第三者,如果没有中介,这种关系就不会存在。她指出,“主体间性”的存在依赖于媒介,信息本身就包含了媒介,媒介浸润入信息之中,不能把媒介从信息中剥离出去。因此,孙玮教授援引德布雷等人的观点认为,媒介是“居间”,是“连接”、是“连接主客体的中介”。媒介参与了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中介化过程,因而是人类的根本要素。

  空间是孙玮教授思考新媒介的第三个基本概念。孙玮教授认为,在媒介史上“大众媒介征服(消灭)了空间”,大众媒介催生的革命性和解放性力量打破了传播过程中时空界限。但与此同时,空间又成了传播研究被遮蔽的维度。随着“电商”、“共享单车”等依托新媒介的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空间的议题。新媒介打通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界限,产生了新传播实践的巨大可能性。孙玮教授引用冯雷的理论,认为空间存在于人与环境的交往行为中。孙玮教授表示,她认同玛西全新的空间观:“赛博空间”。她解释说,“赛博空间”不等同于虚拟空间,相反,它是一个重组空间,是物理空间与电子媒介相连的空间,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它改变了人类的远近空间关系和历史关系。孙玮教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可以说,一种新的空间关系随着新的技术形式被塑造出来。

  依托重新解释的技术、媒介与空间概念,孙玮教授试图建立新的传播研究范式,以新媒介通达新传播。孙玮表示,新的研究范式有多种解释维度,她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传播主体方面。她认为,新技术媒介催生的赛博空间形成了新型的传播主体。她将这种新型主体命名为赛博人。这种新型传播主体,孙玮教授认为是一种“节点主体”。孙玮以每个人在不同微信群中表征不同的身份与话语方式这一现象为例,证实网络中人的确在不同的节点上“扮演”着“节点主体”的角色。她指出,媒介技术的融合是深层次的融合,从业态走向社会形态的融合。在新的媒介融合背景下,后人类的“智能身体”与技术走向融合,成为终极的媒介。孙玮教授认为,这种“智能身体”构成了网络社会的节点,成为了社会行动的主体。

  孙玮教授认为,随着“赛博人”的出现,技术和身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身体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肉体,而是被机器嵌入的“新的身体”。在这种由赛博人组成的赛博格社会中,机器在每一个层面都与人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连接,人与媒介不再分离,人的所有活动都开始与媒介技术有关。这导致整个传播状态发生变化,媒介嵌入到社会各种实践中,无法剥离。以“赛博人”为基点展开人与社会的各种连接,传播网络的建立不再是以专业媒介机构为节点,而是以“赛博人”以及“赛博人的组合”为节点依次开展组织关系网络的实践。其中,媒介扮演的则是“连接”、“中介”和“转换”的节点的角色。

  在报告的最后环节,孙玮教授以移动网络时代城市公共阅读实践的研究个案,展示了她对“由新媒介通达新传播”这一前沿问题的整体思考。在这一研究中,她尝试回答,移动网络这一新传播技术如何创造新型阅读方式,以及以这种新型阅读为基础的公共文化实践如何在中国城市场景中建构新型社会交往关系以及社会价值。孙玮教授指出,城市是当前人类生活的主导性区域,是连接个人与全球网络之间的重要力量,传播与城市之间是一种互构性的关系。孙玮教授说,城市是一个多重的交流系统,包括地理网络、信息网络、交往网络、意义网络。

△近年来,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不断涌现

  孙玮教授的这一研究沿着两条路径展开。其一是从私人默读到公共朗读。她认为,公共朗读打破了传统阅读缺乏场景、互动的的不对称性,建构了作者、读者、文本之间的新型关系。新型公共朗读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拓展了社会关系网络,每一次公共朗读活动都杂糅了实体与虚拟空间,并将其编织进连续性的公共阅读链条中。

  其二从文本阅读到身体实践。移动网络时代的阅读成为“智能身体”的社会实践,阅读城市的出现使得信息的阅读与身体的行走交织在一起。孙玮教授在研究中发现,移动阅读的特点是阅读视点的流动性、阅读界面的多重性以及大众参与的多样、广泛性。移动阅读将人与地点、空间、建筑、街道、社区相连接,从而勾连出人与人、人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的多重关系。

  通过这一研究,孙玮教授认为,移动阅读移动了时间、空间、语境。由“智能身体”参与的中国大众的城市公共空间阅读实践,为大众在实体与虚拟的复合空间中进行公共阅读、公共观看、公共倾听、公共行走、公共交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创造了新型城市交往活动与社会关系,展示了一种城市公共生活的新状态。

  此次学术讲座的最后,孙玮教授与现场的师生就新技术与后人类语境下的人类命运、中国传统媒介呈现中的空间关系及传播研究的范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孙玮教授对现场师生的知识积累与研究热情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她表示,愿意在合适的时间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师生做进一步的学术交流。

△师生交流互动现场

文稿:胡骞丨摄影:胡松坤丨编辑:胡松坤 熊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