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其实就是过去文人的一种即兴表达,类似于现在的小曲或者随笔。 只不过约定俗成的有了一些格式和规范,因此形成了绝句和律诗。 在那个年代,有文化,会写诗确实不是人人都可干,但是会写诗的诗人的文化水平、地位和我们现如今的正规本科生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我们现在学生的总体知识量和学习强度、广度、深度,要远比古人丰富、丰厚。因此不要妄自菲薄。 说回古诗。很多人说现在人写不出好诗,都是打油诗。这一点真的不敢苟同。 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唐诗三百首》之中的佳句,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般深奥难懂、讳莫如深,反而是极其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首佳作虽不能算是唐诗的巅峰,但是却流传千古,因为什么?因为好记、好理解、有画面感、有感情。这就足矣。如果非要像高中阅读理解一样的,刻板的解读出作者的家国情怀之类的来,那就真的有点刻意为之了。 因此,如果按照这种标准来说,写出一两首古诗来,真的不是难事。难点在于,形成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风格一以贯之,形成品牌。 所以,如果你爱好写诗,就不要顾忌别人的品头论足。打油不打油,那不是由别人来评论的。只要自己是倾注了心血和感情,认真在创作,而不是玩票般的编的顺口溜,就值得成之为“作品”,打油不打油的,人比人去品评吧。 附“作品”和配图几首,抛砖引玉,请大家赐教。 蘭樱 风花似春雪,婀娜成岁月。 人生静方好,何妨有圆缺。 西施 绝世浣纱女,螓首照沉鱼。 灭吴功在首,殉国惊范蠡。 醉妃 惊鸿霓裳舞,闭月羞花容。 回眸生媚笑,醉眼祸玄宗。 望乡 茕身别汉宫,塞外度悲生。 卓颜惊落雁,愁眉对长城。 貂蝉 情牵凤仪亭,奉先寐难平。 琼颜称闭月,献计除奸雄。 卧虎 王字显额头,威猛屈百兽。 躬身藏野迹,伏地隐杀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