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晴雯的谎报盗案、探春的秉以举报,大观园聚赌案浮出水面。其中一个大头家,是迎春的乳母。 乳母一般都是有些特殊地位的。就像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后门直接找到王熙凤去。王熙凤不但不恼,还请酒招待。说到底,是赵嬷嬷理直气壮:“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子,你就另眼照看他们些,别人也不敢呲牙儿的。” ![]() 而对迎春的乳母,贾母却不留客气。就是在众人集体讨情的时候,她还说:“你们不知,大约这些奶子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他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专管挑唆主子护短偏向。我都是经过的。”她到底经过了什么? 除了迎春、贾琏的乳母,书中着笔较多的,是宝玉的乳母李嬷嬷。这位老太太可不太自重,随便吃宝玉的东西、喝宝玉的茶、管着宝玉让他扫兴,跟着宝玉出门私自回家,还要与宝玉最心爱的丫鬟们争宠吵架。惹得宝玉在醉后连发牢骚:“他比老太太还受用呢,问他作什么!没有他,只怕我还多活两日。”“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甚至要“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 要撵李嬷嬷,并没有实行,被袭人拦下来了。连摔了茶杯,也被袭人以“雪滑”“失手”掩饰过去。但李嬷嬷下次出现,就是“进来给贾母请安”。第十九回还没有搬进大观园,宝玉的住所与贾母非常接近,这边摔了茶杯,那边就听见了。为什么还要“进来”请安? 下面用丫头们的心理点明:“李嬷嬷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原来在这段时间里,这个不识趣的“老货”已经退休了。 ![]() 贾府似乎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限制。李嬷嬷也不像是个激流勇退的智者。虽然他的儿子李贵是宝玉的跟班,而且比较稳重懂事,家计不成问题,但李嬷嬷未必有自愿退休的自觉性。否则不会在十九回、二十回连续进来,又吃又拿又吵架了。 既然不是自觉自愿、提出退休申请,这个“告老解事”有深意了。以贾母与宝玉居所之近,几乎是一举一动都有眼皮底下。吃点、喝点、拿点,出门时偷着回家,并且在贾母问起时:“众人不敢直说家去了,只说:‘才进来的,想是有事才去了’。”这些事件结合起来,不正是“挑唆主子护短偏向”吗? ![]() 这样一对照,就很清楚了。迎春乳母聚赌,贾母发怒,怒的不止是这位乳母,还有宝玉乳母。只是出于贾府敬老的风俗,在李嬷嬷没有明显犯大错的时候,不便公然打板子、或者撵出去。但也不能纵容。也许是贾母背着人悄悄训斥了李嬷嬷,后者丢脸提出退休。更可能是贾母——或者授意别人——对李嬷嬷进行劝告、暗示,使得李嬷嬷不得不申请退休。 ![]() 虽然面子上,保存了李嬷嬷的体面,她怎么会不知道自己退休的真相?但是她绝不肯对外承认。只有说到茜雪时,她才借题发挥,酸溜溜地说一句“为茶撵茜雪”,留下千古疑案:这时候人事权在贾母手上。贾母何等睿智?茜雪没有过错、无端受气,贾母不安慰她,怎么会反倒撵她出去? ![]() 其实,撵的不是茜雪,而是李嬷嬷。并且在此埋下祸根,让贾母意识到乳母“比别人更可恶”,到迎春乳母犯案时毫不留情。至于茜雪是如何离开的?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