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悬象》卷四 雷天大壮

 善同德 2019-04-30

《周易悬象》卷四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雷天大壮。

大壮,利贞。

    大壮上震下乾,二阴四阳,阳内阴外,阳大阴小,外消内长,大壮小衰,大虽壮矣,而未可用壮,故利于居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阳为大,大壮四阳在内,大者壮也。乾刚而以震动,四阳方长,故壮。贞者,正也,大壮利贞。大者,正也,天地之情正大而已,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阳复于地,则见天地之心大壮,于天则见天地之情。心隐于内,而情发于外,而始终皆同。盖阳主生,阴主杀,好生而恶杀者,天地之德,即其心也;贵阳而贱阴者,天地之性,即其情也。文周传《经》,孔子作《传》,扶阳抑阴,千古同辞。圣法天,天法道,自然之符也。老子: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震雷在乾天之上,雷上于天也。一阳动于三阳之上,乎气畅开,是谓大壮。《杂卦传》“大壮则止”,以盛之极者,衰之渐也。壮则动,衰则止,于其动而虑其止,天道不常盛,必然之事也。君子以此处盛渐之势,而非礼弗履,不敢用壮。盖以震雷诸侯,而履乎乾君之上,有壮往大过之势,此可观象而惕然者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震为足。初九未与坤交,不成足也,仅其趾耳。四阳之壮,先自趾始,是壮于趾也。初与四彼此孚应,然足壮则可行,趾壮则不可行,而必欲征夺则凶,征,行也。虽有孚信亦无用也。第壮于趾,而寸步不行,则其孚信穷也。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二得位,以贞而吉。贞者,正也,中则正。九二贞吉,以其位中,是以守正而吉也。《彖传》所谓“大者正也”,正指此爻。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三,二阳并进,壮之至矣。而爻在乾终,已失中位,小人于此则用其壮,君子于此而用其罔。用罔者,罔用其壮也,守贞则厉。兑为羊,三居互兑之始,是羝羊也。羝羊,壮羊也,性好觝。三,兑之刚,故为羝羊。震为苇为竹,位居卦末,有藩篱象。用壮不已,譬之羝羊触藩,羸其双角,适以自困耳。故小人用壮,君子则罔用之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九四当互乾之终,震动之始,以贞而吉,可保悔亡。坤为大舆,一索乾爻成震,震亦为车。震动之势,一往无前。藩篱冲夹,羊角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谁能御之?藩决不羸,以震阳而尚往也。尚,上也。四阳之壮,全以此爻,此一卦之主也。然壮极将止,未可用壮,惟以贞吉,乃得悔亡耳。朂之之辞。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兑为羊,六五在互兑之柔,羊也。但阳已壮矣,以四阳而胜一阴,再进成夬,必至之势。五阴一变,则丧羊于疆场之间,不必岐路也。虽丧其羊,而阳进阴退,未为不吉,故可无悔。五居尊位,全赖此羊,而丧羊于易,盖以一阴而统四阳,柔不胜刚,此座难保,虽为得位,而究不相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上六震之终爻,是为藩篱。羝羊触其外藩,藩坚莫决,角羸难脱,不能退后,不能遂前,困于篱下,无所为利,惟宜艰守则吉。以六居震末,动终欲止,而恃其壮往,不知进退,只取困耳,究竟何益?夫壮进为夬,夬进为乾,虽所必得,自有其时,时时未至,不可强也。此之用壮,以至后不能退,前不能遂,是不详审其时势也。艰守则吉,后至气更,六阳并进,亦瞬息间事,今日之咎,亦不长也。盖大壮在于四阳,六五当壮往之余,阳盛阴危,故有丧羊之虑。至于上六则强弩之末,不穿鲁缟,壮势欲止矣。《传》所谓“大壮则止”,正在此爻。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君子知命,俟之而己,壮往何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