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八岁的学医日记:元胡治失眠妙理

 369蓝田书院 2019-05-02


2019.02.09  多云  星期六

义诊摘记:

一五经富阿姨,过年从深圳回来,带着自己的八九岁的孩子,前来找师诊病。首先就问师她孩子的疾病,可见这天下父母,从来都是将孩子放在首位。

这阿姨述其子病症:老是感冒,晚上睡觉睡一两个小时以后,就开始浑身出大汗。还有他总喜欢动来动去,我觉得他是不是有多动症。

师笑了笑说:“你孩子这不是多动症,而是动的还不够。他这动也只是所谓的躁动,而不是真正的运动。身运动,动极发思静,阳亢必回阴。”

师遂开出小柴胡颗粒和玉屏风颗粒这两个中成药。

师说:“小儿多动,就是肝风内动。所谓风善行而数变。而小柴胡,就可以将这邪风赶走,再加玉屏风散,赶走邪风以后立马加强护卫。这柴胡玉屏风散,是经方中常用到的合方。尤其是对于小儿百病,皆可治之。小儿本身就属于少阳体质,都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最容易肝胃不和而引起感冒发热等病症,而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升肝降胃,正是对症。而玉屏风散,补土和胃,益气固表,对于小儿先天脾土虚弱亦是良方!”

这母亲问:“我给他喝过玉屏风颗粒,可是没什么太大的效果。”

师言:“因为你没用姜汤冲服!”

她立时点点头。

师言:“很多人以为玉屏风散只有黄芪、防风、白术这三味药,其实严格地来说,还有生姜。这是古籍上记载的。很多人喝玉屏风散效果平平,是因为没有加姜汤送服。生姜不单能发散风寒,更能引药达表。当时北中医的郝万山教授,在治疗一例妇人产后身疼痛,使用桂枝新加汤,方药对症,但效果不佳。后得其师刘渡舟教授指正,原是由于生姜的用量过少,不能引药力达肌表。后改加重生姜用量,果然效果愈佳。

所以这玉屏风散也一样,只有在生姜的带领之下,才更能够将肌表经脉的风寒排出体外,并同时加强体表金钟罩的能力。”

众学子听后,频频点头,原来生姜这味看似平常的药食,在方剂中竟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看完孩子的病,轮到这母亲。她自述失眠,自己也总是感冒。

师笑言:“知道为什么这么容易多病吗?因为太懒了!你的脑子像开火车一样老是静不下来,这时如果你拼命去跑步,它就会静下来了。就像你孩子的多动症,你让他跟我们在一起劳动,他就不会多动了。这就叫阳极生阴,动极生静。

所以当时我看余师治疗失眠,就用一味药,你们永远都想不明白其中的机理。这在网上都是有报道,就是重用元胡,而且是醋制元胡30g,不管你多么顽固的失眠都治得好。

但元胡在医药书上没有讲过它治失眠的真正机理。我为此研究了好久,才发现,失眠的病人,大多气滞血瘀,血脉走不动,手脚都冰凉。而气为血之帅,气滞是因,血瘀是果。所以治疗思路不单要化瘀,更要看到其背后气机不通。而元胡这味药,就是行气很好的一味药。等于你身体气机已经被你纠结在一起,像乱麻一样理不清,这时就干脆一斧头劈下去,人就静下来了。之所以用醋制,不单能增强其行气之效,同时还能软化血管,能使元胡发挥它更强的药力!

所以你的失眠很简单,你不断去操场跑步,跑到最后两圈的时候就加速冲刺。这时你的腿会酸,但没关系,酸了你再跑,跑到不酸。这样由酸到不酸的过程,行气活血,好像服用醋制元胡一样,来回三次,你的失眠就好了!”

这阿姨听着医理还似懂非懂,但最后这句医嘱,却是令她频频点头。而我们在一旁亦是在心中暗自称是,原来元胡治失眠的机理是这般巧妙!

每日一得:

今日师,写作了一篇《冰之心》,亦是师看到余师前日在爬山时,手握冰刀,因此有感而发写的文章。

这篇文章十分震慑人心,当下听打的自己亦是如同警钟在旁般,振聋发聩。

离开任之堂已经五年,可师从未忘记过余师的谆谆教诲,一直将余师教言常提心间,并且,更是付出行动去践行,从未松懈,一直走到今天。

写完后,师突然对我说了一句:“两年后,你可以选择去余师那里。”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我有些没太反应过来,我没有回答。

师接着又说:“两年的时间,这里所有的一切你基本就都看到了。”

我点了点头,对于师的这句话,仍不知道如何回答。

若是搁在以前,师这样说,我肯定会信誓旦旦回答:“不,老师,我要跟你学三年,没学成我不会离开的。”

尽管现在,我心中仍然是这样的态度,但却并没有轻易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把老师,或者你现在所处的道场,当做你一辈子的依靠!”

这句话我记得很牢。尽管我现在刚成年,但在这么几年的学习历程里,也算是经历过好些师长或道场的分分合合。每一次离开尊敬的师长,或是熟悉的学习环境,总有难言的感情。但想起这句话,又会让我开明许多。

而现在来到五经富,来到普及学堂,我知道,我不可能在这里待一辈子,也不可能跟师一辈子。学有所成,必定要有所作为,才能对得起所学。学若无成,更应当埋头苦读,不问将来!

但,仅仅明白这一点,是远远不足的。

有人跟师三年,成就平平。而师与陈师,在任之堂两年,不单医道进步飞跃,更将余师的精神、格局、眼界统统学到,回到家乡独挑普及大梁,一步步走到今天,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是达师父所未及。

在这过程的师,是怎样的一种精进状态,可想而知!夜以继日,焚膏续晷,皆是不可质疑。

所以,跟师,不是跟师的人,而是跟道法,跟师的精神,格局,境界。真正有无将师的这些学到,才最为关键。

这也使我越发有紧迫感,因为在这里跟师的每一天,实在过得太快,若不更加精进,几年过后,还是平庸无为,拿不出手,才最为可耻。

评按:

动极思静。《清静经》曰:“动者,静之基。”

当时我反复琢磨不透,怎么动了反而静呢?

直到跟师治一顽固失眠三年,已憔悴不堪的妇人,师一用逍遥散加醋制元胡40克,一剂立安,三剂后,再不用靠安眠药度日。

师认病鞭辟入里,遣药胸有成竹。

又遇一小儿多动患者,师另辟蹊径,眼光独到,选四君子汤加醋元胡20克,一剂躁小,三剂躁平,能呼呼大睡,不再难以入眠。举家惊为奇异!

更有一神经性头痛年余的职工,每听噪音,头欲开裂,恨不得撞墙了事。师开柴胡疏肝散,加醋元胡30克,一剂痛减,五剂痛除,从此头脑欲裂之症去不再复!

我一直要找到原因解释此中妙理,在药上很难。一次在登山后,众人半路都呼呼欲睡,遂恍然大悟,动极反静,阳极生阴!

元胡就是人体气血运动员,它可以帮助气血南通北达,东奔西走。如此,气通血活,何患躁疾不去!

可见,王清任的血府逐瘀系列名方,非独为瘀血刺痛立法,更为广大躁病烦疾开一条捷径。

不懂者,以为它治疑难病。懂者,就知它是动极思静,静则百气归元之举!

养生四要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