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积食、难受、吃饭差?告诉你几个不用吃药的小妙招

 斐睿 2019-05-02

毫不夸张地说,有90%的孩子生病,都跟积食有关。

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说:“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和、脾虚,营养吸收不足,孩子抵抗力就差,自然身体弱、爱生病。

什么叫积食?简单地说,就是指孩子吃得太多、太杂,或者过于寒凉,食物超过了脾胃运化的能力,产生了积滞,于是孩子会出现嗳气酸馊、肚腹胀满、哭闹不止、口臭、没食欲等问题。

孩子积食的表现

很多时候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我的孩子之前吃饭一直很乖,吃得很好,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一吃饭就闹,不肯吃,一顿饭下来,我连哄带骂,他也吃不了几口,心好累!”

如果这种情况多发生几次,肝火旺的家长们还会用打骂的方式逼迫孩子吃,结果却是“两败俱伤”——孩子哭得更厉害,家长骂得更生气。

有智慧、懂养生的妈妈是这样做的:不吃就不吃吧,但是要知道孩子为啥不吃。可以先摸摸孩子的肚子:通常积食的孩子不管饭前还是饭后,肚子都是鼓鼓胀胀的。

再看看孩子的舌头:积食有一个重要的指征,就是舌苔会变厚变腻甚至在孩子张嘴时还能闻到一股臭臭的,像是什么东西腐败的味道。

最后观察一下孩子的大便,如果大便太过干硬或者黏腻,并且臭气熏天,心里就明白了大概:原来孩子积食了。

积食找三穴

积食了,怎么办?

孩子不想吃,你逼孩子吃,反而会加重积食的症状;但是一直放任他不吃饭也不是事啊,看到孩子难受,家长也揪心。如果是懂艾灸的家长,那么孩子就可以少受苦了,下面这三个穴位,对改善积食很有帮助。

第一个是中脘穴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堪称身体的健胃消食穴。艾灸中脘穴在发挥消积化滞、调理中焦、补益中气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是神阙穴孩子肚子不舒服,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孩子揉一下肚子。

那为什么都喜欢揉肚子呢?是因为肚脐本身就是一个穴位,揉肚子正是一种穴位按摩。肚脐上的穴位叫做神阙穴,艾灸神阙穴比单纯按摩要好,能增强孩子脾胃运化能力,改善积食。

第三个是公孙穴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艾灸公孙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作用。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症状比较轻、对艾灸比较抗拒,不用艾灸只做推拿也可以。

清补脾

位于大拇指桡侧,赤白肉交际处。家长可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孩子拇指(最好将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腹,像下图所示那样,在孩子的手指上来回推。可以根据年龄及症状调整推拿时间,例:2岁小孩推5分钟。

揉板门

板门又称“脾胃之门”,位于手掌大鱼际之处,家长可以用右手大拇指指端接触板门穴,轻揉几分钟,例如2岁左右的孩子揉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摩腹

这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家长可以先搓热手掌,然后围绕孩子的肚脐顺、逆时针按摩各72圈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孩子很多疾病都是由积食引发的,比如积食了就容易生内热,有了内热就容易生病,如发烧、咳嗽等

还有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积食的孩子食欲不佳,容易偏食厌食,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等。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能轻视积食,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要及时找出原因,对症处理。

参考来源:新快报、今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