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有何讲究?

 昵称71020948 2020-07-31

在农村,俗语是人为约定成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既然是“约定成俗”,因此很的俗语来源不一,有的是先人通过对自然的思索,总结出的经验,有些是引用的先贤的思想论述,比如说“增广贤文”,在农村,俗语不仅带给了我们经验的教训,也让我们反思。在农村有句俗语可谓众人皆知,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引用老子的语句,很是经典,但是,很少人知道它的下半句也是精华!

在农村,对于这句俗语,很多人多是理解为表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很多人眼中,常被解释为,正因为天地的“无情”,因此也不会有私心,自然在面对人或事时都能一视同仁,自然也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通俗的说法!

这句俗语源于老子的学说,其中“刍狗”被认定为用稻草扎制的狗,是用于古代祭祀用的,在过去人们尊崇礼法讲究“仁者爱人”,而此处以反问形式,其实蕴含的道理是,万事万物的发生以及演变,兴则兴,亡则亡,一切都归属自然,自然上天也不会有所怜悯!这也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道理。

而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是经典,在这后半句俗语中,面对这“圣人不仁”这“毁三观”的说法,着实有些突兀,在这后半句中,通过“天地不仁”反思“圣人不仁”,同样上下半句同有“仁”字,但含义还有有所区别的!在上半句,天地不仁中,它说明了要符合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也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适者生存”含义相同!而后半句是指的传统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也就是要“悲天悯人”对弱小苦难的人予以精心照料,这也是传统观念中的“人本思想”的解读!

在老子认为,事情的变化与发展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讲究“天地的仁慈”,而非处世的仁慈。其实,这句俗语包含了老子提倡的思想,不过在农村,人们很少能体会到这些,更很难区分“仁”字的差异,对于这句农村的老话,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