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和合教育特色 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和善书屋 2019-05-03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奋然前行 王善法

创建于2002年的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在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内涵,创新教育理念,以“和合”思想为指导,实施“和合”管理,打造“和合”团队,构建“和合”课堂,加强“和合”德育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优化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人文的情怀润泽生命,以人本的理念启迪智慧,实现教学相长,和谐发展的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和合教育”特色,无论是学校下辖的赣榆外国语初级中学还是赣榆智贤中学(原赣榆外国语高级中学)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铸就了学校品牌。我校的办学经验充分说明,良好的文化建设能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生命力和内驱力。

一、和合文化引领学校办学思想

1.以“和合”为核心,构建“和合”文化体系。在“和合”文化引领下,学校创造性的提出了“和合”教育理念,即以“和”为价值导向,以“合”为途径和手段,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为文化原理,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的影响,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得到优质均衡的和谐发展。在和合文化指引下,赣榆外国语初级中学形成了以“和合”文化为灵魂的“一训三风”,即“美德 好学 格物 致用”的校训,“和谐 活泼 尚荣 上进”的校风、“博学 博采 博艺 博爱”的教风和“善问 善思 善辨 善用”的学风。赣榆智贤中学则以“智贤”为校训,努力建设“敬学笃行”的校风、“严慈相济”的教风和“豁达勤奋”的学风,以“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为目标。培养学生“把忠心呈于国家,把孝心献于长者,把爱心奉于社会”,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和合”文化体系。

2.以“和爱”为目标,建设“和合”校园文化。学校围绕“和合”文化这个主题,以“和合”思想的整体性、辨证性、和谐性整合资源,融合智慧,注重物质美的空间形态与荷载的文化内涵相契合。赣榆外国语初级中学建有“和合”广场、“和美”绿园、“和韵”大舞台、“和合”大讲堂,教学楼命名为“和祥楼”、“和德楼”和“和实楼”。赣榆智贤中学则以和合文化为统领,将学校建筑命名与祖籍赣榆的著名儿童心理教育家朱智贤教授联系起来,建有鹤琴湖、渭川厅、敬文馆、明远楼 、兹全楼、达德楼、砺儒楼 、集美楼、崇德讲堂、铁秋馆、思源餐厅、佳讯楼、文振楼等,含义深刻,寓意深远,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育人氛围,成为洋溢书香与人文关怀的乐园和师生和谐幸福生活的家园。

二、和合文化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1.坚持正确导向,强化师德建设。学校把“和合”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师政治素质、职业规范和道德水平为重点,通过全员培训、学校例会、教职工大会等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引导教职工知法、懂法、守法,严格规范施教行为,形成讲正气、讲合作、讲奉献的思想作风。通过完善《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和合”团队建设纲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和合”班级评价标准》等系列评价制度,依章管理,严格落实,形成了规范执教、团结合作、争优创先的工作作风;开展“和合团队”、“和合校园感动人物”等评选活动,对先进员工予以隆重表彰,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2.搭建学习平台,促进专业发展。一是实施全员培训。学校制定了《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和合”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和合”课堂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二是实施“青蓝工程”。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签合同,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实施“名师工程”。我校充分挖掘自身师资优势,把特级教师和省市县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织起来,成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课堂、“和合教育沙龙”、“和合教育论坛”等形式,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实施争优创先工程。定期举行“班主任技能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以赛代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3.借助“他山之石”,丰富培训资源。本着“先学一家,融汇百家,自成一家”的指导思想,学校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和课改名校的老师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和教改观摩课,让老师们直观感受新的教育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搭建学习平台。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研培训活动,多次组织骨干教师赴省内外教改名校考查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让教师“走出去”,开拓视野,更新理念。

扎实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为我校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先后培养出特级教师3人,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1人,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有11位教师荣获江苏省观摩课、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获得连云港市教师基本功、基本技能、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的达54人次;获市“学科带头人”、“百名教学能手”、“千名教学骨干”称号的有28人;获县名教师、师德模范、先进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标兵等称号的近百人次,形成了一个由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构成的骨干教师群体,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和合文化促进学校管理科学高效

1.讲求“短平快”,提高管理效度。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校以“和合”理念为指导,始终抓住“三条线”:教学教研、学生工作、后勤服务;抓好“三处室一级部”:教研处、学生处、行政事务处和年级组,保证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每位领导分管一个年级组,并任教该年级的一门课程,具体负责抓好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减少了管理层次,缩短了指挥链,使各部门的事权和人权协调统一,强调各部门的合作协调,和谐共进,提高了管理效能。总校每月编写一期《和合泉》,对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等各项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评,为学校发展掌舵,实现“由和致合,由合致胜”的管理目标。

2.注重“精细化”,提高管理密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精细化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做到了三个方面制度的落实。一是落实了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制订了《教师业务考评制度》、《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要求》、《考试管理办法》、《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方案》等系列文件,使学校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施教行为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视导制度。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视导,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练习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汇聚“责权利”,提高管理力度。我校相继制定了《赣榆县外国语学校教干选聘方案》和《赣榆县外国语学校教师聘任方案》,改革聘任机制,激发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我校推行分配制度改革,设立了档案工资、绩效工资、福利工资和教科研成果奖,制定了《教职工考核方案》、《学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评选条件》、《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办法》、《优秀班主任考评方案》等评比办法,将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和合文化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提升

1.以“和合”理念引领课堂改革。“和合”教学是一个和生、和达的生命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自由争论等学习形式,使各种矛盾展示、释放、碰撞、吸纳、融合、化生,完成矛盾融突,达到新的生成。我校制定了《“和合”课堂研究实施方案》、《“和合”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计划》、《“和合”课堂评价标准》,在校报和学校网站等媒体设立“和合教育论坛”,定期组织“和合教育沙龙”,让教师自觉走下讲台,成为知识的引领者,变“讲堂”为“学堂”, 把寻求知识的阵地交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问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构建“一导三学”和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以和合文化为指导,着力构建“一导三学”和合课堂模式,即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为原则,深入研究“教师、学生、教材、方法、时间、环境”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在教师的引领下根据导学案组织学生开展“独学、群学、活学”学习活动,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一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在市县举行的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校教师运用的“一导三学”和合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

3改革评价机制,推进教学改革。学校由定期检查转变成随机抽查与多元评议,由定时定班听课转为走班推门听课,由检查教师教的如何转变为检查学生学得如何,由检查教案备的情况转化为检查学案落实情况,由评价目标生培养情况转化为对全体学生情况评价。通过强化过程监控,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有力的推进了“和合”课堂改革。

五、和合文化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的“和合”教育始终以“和”为价值导向,以“合”为途径手段,努力构建“三励、四善、五和”德育体系。即实施“砺志、砺学、砺行”三个教育,训练“善问 善思 善辨 善用”四种习惯,培养“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种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建构德育模式。学校以和合文化为指导,建立健全德育队伍,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系统,建立了完备的德育制度、工作职责、考评办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精神与自我发展能力。本着学生乐于参加、自我塑造、自我提升的原则,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德育内容,确定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的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主体化、实效性”的模式,使德育工作既扎扎实实又富有成效。

2.注重养成教育,培养自信发展能力。学校制订了《“和合”校园日常行为规范》、《“和合”小组建设规范》等常规管理制度,开设“励志、砺学、砺行”大讲堂,着力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综合素养。充分利用校会、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和合”德育系列活动,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定期评出“和合”班级、“和合”学习小组,进行表彰,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

3.建设“和合”家校关系,汇集社会教育力量。学校定期改选家长委员会,完善家庭委员会工作制度,拓宽家庭委员会工作思路,为学校工作开展献言献策。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和拓宽家校联系渠道,尤其是“家校通”开通以后家校合作效益更加提高,形成家校合力,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合作、整体协调的“和合”德育新格局。

4.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怡情健体“和处”、“和生”。学校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将节日文化活动开发成隐性课程,结合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组织读书节、运动会、书画赛等文化活动;校歌大合唱、“校园歌手”演唱会、舞蹈、器乐演奏、课本剧、英语短剧表演被搬上学校的“和合”大舞台,让能歌善舞者一展身手。学校组织的“和合体育节”,已经成为我校对外素质教育展示的一张精美的名片。

我校以和合文化为引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和合教育改革,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了办学效益,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榜样学校、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榜样学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江苏省模范民办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连云港市全面育人先进学校、连云港市常规管理示范校、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连云港市文明单位、连云港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等系列荣誉称号。赣榆外国语初级中学连续九年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荣获连云港市教学质量评估最高奖;赣榆智贤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和高考本科上线率均位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近年来,市内外先后有20余家单位来校参观考察。《中国教师报》、《江苏民办教育》杂志、《连云港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网、赣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我校的和合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报道。

学校文化建设引领着学校发展方向,激发了学校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文化摇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高举和合文化旗帜,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向着“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昂首迈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