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癌症治疗尚有三大瓶颈 居家检测、质子放疗将成未来大趋势

 云游看天下 2019-05-03

如今,在肿瘤诊断治疗领域,界定个性生物学特征新方法、实现肿瘤患者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等已成为发展新态势。日前,在由上海市核学会肿瘤放疗与影像专业委员会主办、美中嘉和医院管理集团等承办的“2019年中德论坛”上,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肿瘤诊断治疗尚存在早期诊断技术覆盖较少、药物可及性仍不高、高端重离子等技术不普及等瓶颈与挑战,专家表示,如今已在欧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居家癌症检测也将成必然趋势。

我国肿瘤诊治三大瓶颈

在当今中国,“癌症”已成为常见多发病,无论是发生率还是死亡率均快速上升,但目前国内肿瘤诊疗发展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上海美中嘉和肿瘤中心首席医疗官、原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疗科主任傅深直言不讳,“在早期诊断方面,国内的癌症治疗有效率与西方国家相差一倍。在过去,日本是全世界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现在的生存率则已经达到60%;而在中国,目前5年生存率仅20%。”可以说,在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优质的医疗资源已可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但在多数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由于没有相对优质的人才资源与技术设施,患者依然无法享受到优质早期诊断技术,终末期患者仍占较高比例。

这又引出一个新问题:与美国相比,我国接受早期诊断并第一次治疗后的患者,5年生存率相差不大;然而对于中晚期患者,尤其是第一次治疗后又复发的患者,国内则出现了明显的技术缺口。“主要在药物方面,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药物惠及人群受限,即便使用了进口药物,但由于审批、上市等流程,患者们都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傅深提到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赫赛丁,“1998年,赫赛丁就已在国际上市,进入中国市场则等了5年。”

另外,如今大众谈到质子重离子技术时,依旧觉得“高端”,而在欧美国家,它可以称得上是许多医院的标配了。“这种技术的不可及性,拉开了国内与国际的差异。此外,在软件上,医生水平的差异也是一个难过的‘坎’。”傅深说,由于肿瘤的个体化差异非常明显,肿瘤医生看病的“量”与“质”也无法画上等号,“如对于乳腺癌患者,经验丰富的医生会进行综合治疗,如药物、手术、放疗,最终回到药物治疗等;而在更基层的医疗机构,直接为患者进行手术的并不少见。”他坦言,治疗不规范、不标准也是拉开肿瘤诊治差距的原因之一。

居家癌症检测成必然趋势

可以说,大众对癌症依旧恐惧,但“谈癌色变”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都在不断改善。如今,大众更关心的是:如何能提高癌症疗效?癌症筛查因此成了重中之重。本次论坛中,专家提到,目前居家癌症检测正在不断发展,“居家癌症检测即是癌症筛查,是现在肿瘤治疗早期预防的必然趋势。”然而谁应该去做检查?这却是一个难题,傅深说,“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患者去做合适的检查。”

在他看来,居家癌症检查的敏感、特异、可及性非常重要,如针对前列腺癌患者,目前已有专门的筛查基因谱,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强,可达80%以上,可信度较高,但有更多癌种的筛查还需要精准优化。论坛上,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院长、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钱朝南举例,如粪便DNA检测技术、宫颈阴道细胞自取样筛查试剂盒等,都是居家癌症筛查方案,“但若要实现廉价、居家的癌症筛查,就应建立肿瘤防治研究院,先由肿瘤防治研究院研发和验证各种试剂盒,通过相关企业产业化试剂盒,再用试剂盒对适龄人群收集样本,发送到肿瘤防治研究院完成大量的检测并发报告,最终才能将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对确诊者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治疗。”专家表示,希望未来通过居家筛查等新手段,大幅降低我国癌症患者死亡率,降低医疗总费用。

从切除到放疗,未来肿瘤治疗如何走?

当然,除了早诊,更重要的是早治。可以说,在目前全球肿瘤治疗技术的趋势中,质子放疗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傅深介绍,相比普通放射治疗,质子放疗在计量分布、肿瘤杀灭、疗效上均拥有独特优势。“作为中国特色疾病——肝癌,无法手术的患者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这些患者需要放射治疗。”他谈及这一话题,“然而普通放射治疗的3年生存率仅有30%,使用质子放射治疗后,则能达到46%;若再加上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可达60%以上。”

在上世纪70年代,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在切除乳房后,基本的生活质量非常低。而在今天,乳腺癌微创手术只需要切除部分乳腺,并以放射治疗做辅助。“从需要全乳腺照射,到现在仅需要部分乳腺照射;从过去的放射治疗需要25至30次,到今天只需15至20次。微创手术治疗时间短、快、有效且损伤少,为患者的生存质量上升了一个台阶。”他介绍。

然而,这样的高智能复杂系统,也需要高额经费支撑。除了患者的大额支出,医疗机构也需要重金引进高科技质子放疗系统。此外,相关人才与学科发展也是一大难题,“我们希望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或非公医疗机构,都可以尽快走上放疗的发展道路。”据悉,目前国内仅有4家非公医疗机构配备质子放疗设备,未来将配置质子放疗设备的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也将于今年下半年结构封顶。

“未来肿瘤治疗的趋势一定会形成个体化治疗模式,从依托于人体组织器官起源的癌症诊疗,转变为基于个体分子特征的诊疗。”傅深坦言,但这仍需要时间。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政策大背景下,希望能有更多像美中嘉和这类的高水平社会办医品牌涌现,为更多患者带来诊疗新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