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才先生遗作
历代高人墨客游览垂虹桥时,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王安石有“他年散发时,最爱垂虹桥”,钱公辅有“湖光万顷与天接”,袁桷有“驶风怒涛砉击喷”,苏舜钦有“云头滟滟开金镜,水面沉沉卧彩虹”,陈策有“玉虹横画带银河”等名句。米芾的诗亲自书写刻碑置于垂蚶亭内,其中有“垂虹秋色满东南”之句。乾隆帝南巡,过吴江登垂虹桥欣然赋诗曰:“垂虹蜿蜒卧长波,画戟牙樯薄暮过,灯火千家明如画,好风好雨视时和。”最有趣的是,1191年冬除夕大雪纷飞之际,白石道人姜夔带着范成大赠与的歌伎小红,乘画舫过垂虹桥时写下的绝句:“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吴江),回首烟波十四桥。”还有不少畅游垂虹桥的游记。陆游写道:“回望长桥层塔,烟波渺然,真若图画。”冯植芳云:“垂虹亭南临吴江,北枕淞江,云山烟树,风帆沙鸟在指顾间,吴下绝景也。”明代一代才子、丹青巨匠唐伯虎还绘有《垂虹画卷》。 垂虹桥另有两个特色:一是立有宋代测量太湖水位的两块《水则碑》,分嵌于亭北桥墩左右踏步墩墙上,是太湖水利史上的珍贵文物。二是桥孔寄生着大量蝙蝠,孔内无蚊虫,因而来往船只都停靠在孔内度过夏夜。苏东坡在《过吴江》一诗中有“不怕飞蚊如立豹,又随白鸟过垂虹”之句。 联曰: 联语写建桥前后的交通状况。上联写建桥前“橹接篙摩”,两岸难以直达;下联写建桥后“车连马续”,隔河竟能畅通。一前一后,对比分明,表达了人定胜天的意境。 联语总括介绍桥的名称、地点、时间、规模及建桥所耗的劳力、金钱,36言,一联道破,突出了大桥乃劳动人民血汗铸成,说明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联语写景色。上联写唐寅的画,下联写姜夔的诗,画面与诗文引出了绮丽的桥景。“烟波”与“沙鸟”都在若有若无之中,虚无缥缈更加引人。以“诗”对“画”,以声对色,妙不可言。 联语写大桥的另外两项功用。上联写北桥墩上的两块《水则碑》,反映古代水利事业的成就。下联写桥孔内蝙蝠灭蚊,成为游人夏夜过宿纳凉的好去处。虽然两者不相关联,但是经“除立貌”与“探飞龙”,“百桥居”与双水则“之对仗,却又浑然成篇。 联语写人文。上联歌颂建桥的大师巨匠所贡献的“计”、“图”、“工”、“作”,因其沥血呕心才能使彩虹沉卧。下联介绍文人墨客所留下的“篇”、“句”、“笔”、“喉”,因其挥毫泼墨而使金镜生辉。上下联四组排比,工整切当,联趣盎然。 联曰: 联语写切望修整古桥。上联写昔日毁断,下联写今朝处于盛世,一片生机,盼望旧貌变新颜。一昔一今,对比截然,反映企盼之殷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