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识练拳松柔松软的真义

 文苑书店66 2019-05-03

陈雄老师聊太极192

杨露禅宗师从陈家沟学拳后返归乡里,与人比手,用劲不显其劲,柔软如棉而能克敌制胜。据史料记载,当时这种内家拳就叫做“绵拳”,亦称为“软手”。这种拳法练起来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匀整舒展。技击用法是以柔化见长,犹如棉裹铁,绵里藏针。绵拳也好,软手也好,顾名思义的说,都与松柔松软的拳法有密切的关系。

老子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细心联想就会发现,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能得以生长,是有赖于柔软的力量。松柔松软对于健身和技击,都有较好的功效。谈到柔软是人人都有的,然而我们不少人对它体会得不够深刻,因为那些人在生活中,多是向外去求,很少向内心深处去感悟松柔松软是宝。我认为,松柔松软的“柔”,一是指外在姿势动作的肢体之柔;二是指内在心意之柔,表达了一种心柔的思想,包括无为、宽厚、坦然、善良、谦逊、柔心、柔气等内涵。有些人只只知道放松肢体去练拳柔,以为单靠伸拉筋骨就能使身体很好的软起来,那样从形体动作上看起来柔软优美,但周身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没有放松,没修心意之柔,哪能提高拳之柔的层次!松柔松软的“软”,指身体而言。有人说:“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中的“软”,连接在“柔”的后面是说明“软”离不开“柔”,倘若“软”离开了“柔”,就有可能变成软弱无力的拳病了。我觉得此话有点意思。

太极拳中的健身效果和推手、散手的巧妙,都是由松柔而生,或从松软转化而成。行拳走架时的动作流畅顺遂,需要松柔松软功夫的支持,杨澄甫宗师指明:“松,要全身筋骨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我认为,其中的“柔腰百折若无骨”不是指像体操、舞蹈、杂技那样让整个人达到就像没有骨头的状态中表演人体艺术,而是身体能随意识之流而动的一种感觉和一种松功的境界,做到让身体的每一块骨、肉、筋、皮、脏器、神经气血都听从我们的意识主导和使唤。

 对练推手时,欲要身手虚实开合转换自如的让人觉得毫无硬点滞而扑空出去,也需要松柔松软功夫的支持。我师爷雅轩公在《李雅轩珍贵遗著—太极拳学论》书中说:“一定要大松大软大松沉,推手练功打手都要松沉无比。大松大软,气化一切,切记切记,要紧要紧。”从雅轩公的话儿可以看出,“大松大软大松沉”中的“大松沉”,紧接在“大松大软”的后面,意在指明松柔松软中要有松沉到脚底的入地通根劲,道出了松柔松软的练功法门。浑身无处不太极,根劲无处不在,身上松柔松软的姿势动作能入地贯通有根劲了,才有较大的健身功效和技击威力。

开始学拳即要求松柔松软,太极拳的松功是从筋骨皮肉的松柔松软入手去练,到了高级阶段仍是追求大松大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层次的身知体悟,它贯穿太极拳松功的始终。我观察到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对松柔松软的理解认识有问题,练不得法而走入误区,几年时间过去了,仍未练出符合太极拳技术要求的松柔松软功夫或以拳证道不了松柔松软。有些人因此质疑松柔松软的拳法,觉得被人忽悠了。其实首先要学会辨识太极拳之松柔松软的体用法,倘若你练不出太极拳之柔中有韧、软中有弹的劲力,而练成体操、舞蹈、瑜伽的那种柔软动作,加上不懂如何把松柔松软运用于拳法,哪能用上推手较技以拳证道呢!

光知道松柔松软是个宝贝还不够,要会练法练对了才出松柔松软的真功夫。对于太极拳初学者来说,如要把柔软松到位,单靠打拳架还是不够的,还得练上松脊、松腰、松肩、松胸、松胯、松膝、松脚等基本功。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十要”中把分虚实作为第一义,也体现在练拳的松柔松软中。比方说含胸拔背的练法,身前胸部为阴、虚、柔,身后脊背为阳、实、刚,所谓拔背是指劲走后背,有上下意气贯通之意。“二大爷”老师说深入浅出的:“前胸柔如棉花,后背刚如弹簧钢板(附注:指汽车底盘使用的弹簧钢板,通过本身材料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一般来说,太极拳练松的初级阶段是伸筋拔骨。如果没练伸筋拔骨,哪里接着而来的松柔、松软、松沉?体操、舞蹈、瑜伽的基本功也都有伸筋拔骨的训练,然而与太极拳的练法是有所不同的。其中的“对拉拔长”、“节节贯串”和松沉有根,是体操、舞蹈、瑜伽不强调的要点,体现了有所不同的练法。体操、舞蹈、瑜伽练伸筋拔骨的“对拉拔长”可有可无,即使有也较粗糙。体操、舞蹈、瑜伽练的伸筋拔骨是不练整体性的“节节贯串”,更没松沉有根的练伸筋拔骨。伸筋拔骨的进阶是抻筋拔骨,“伸”与“抻”的一字之差,体现在功夫层次上。太极拳的伸筋拔骨训练是出于武术的技击需要,是有劲力内涵的,从拳谚“劲者筋也,力在于骨,劲生于筋,筋长一寸,功增一分”可以看出,劲力的大小与筋骨有关系;劲力的弹性与韧性,与筋膜有关系。体操、舞蹈、瑜伽的伸筋拔骨则出于表演和单纯健身的需要,是没有劲力内涵的。

雅轩公在《太极拳练习谈》文中指明:“太极拳所讲的柔软,是指的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击上所需要的柔软,而不是脚翘得特别高,腰折得特别弯,这样失掉了灵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软。因为这些不合生理的柔软,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击和健身方面,都没有什么好处的。”太极拳之松柔松软是为了肢体的屈伸自如和动作的灵活变化,符合太极拳的技术要求而够柔够软就行了,比方说,用不着像体操、舞蹈、瑜伽那样的把腰折得特别弯。再比方说,太极拳的身后塌胯,按其姿势动作也可说成垂臀。太极拳的尾闾中正,按其姿势动作也可说成臀部前收或臀部前翘。以体操、舞蹈、瑜伽的柔软功夫来说,练个垂臀和臀部前翘都是轻松的,然而不是太极拳需要的那种姿势动作。太极拳的垂臀有塌沉感,体操、舞蹈、瑜伽的垂臀则没有塌沉感。太极拳的臀部前翘能使两股有力,体操、舞蹈、瑜伽的臀部前翘则没能使两股有力。太极拳毕竟是拳术,其松柔松软不能练成局部之松和无力之柔、没劲懈软;体操、舞蹈、瑜伽毕竟是体操、舞蹈、瑜伽,展示局部之松和无力之柔、没劲懈软的姿势动作也正常。

以松柔松软为手段去掉人体本身的拙力僵劲,重要的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形成不停运动的松沉势态。换句话来说,“柔软”是“松沉”的前因,“松沉”是“柔软”的结果。松沉功夫是太极拳松功的基础,软弹劲、鞭打劲、柔韧劲、轻灵劲、有如绳子捆人的拿劲(不是擒拿劲)等都需要松沉功夫的支持,谓之沉中弹、沉中软、沉中轻、沉中拿。有人问少侯公(杨澄甫之长兄),你发劲时看着是很松软的,如这样子松软还能有力吗?杨少侯先生答曰:“就是因为松着劲,软软的,打出劲去才大的很咧。”此言不虚,根据练拳实践得知,倘若软弹劲中没有松沉到脚地通根劲的话,那么打出劲去是不大的;如果在能借用地心重力和地面反座力的松沉劲上产生软弹劲,打出劲去威力才很大。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十章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句话的大意是,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婴儿之专注与松柔松软,是前辈名家都追求的内劲内功境界。练习太极拳时,当以婴儿为师。学习婴儿柔软松活、周身一家的体态,尽量使每一个动作从少出拙力到不要有一点拙力,松柔松软的训练是让习拳者实现“复归于婴儿”的体态,不是说能让你倒回到婴儿时代;生命力较强的好身体才能柔软,身体变僵硬则衰老或重病了。学习婴儿腹式呼吸吐纳的息态,有助于练拳的气沉丹田和开合鼓荡。学习婴儿心直率真的心态,有利于快捷传递引导动作的意识注入身体有关部位。学习婴儿的先天状态,婴儿小孩先天足,随便一站就是虚灵顶劲、松腰塌胯和气沉丹田的身势,太极拳是强调重在后天返先天的修炼。接触过婴儿的人都知道,婴儿手抓你也好,一巴掌拍你也好,都觉得劲儿是挺大的,当然是相对于婴儿个子小而言的劲力大。婴儿的精神单纯、出手专注、以松柔松软形成整劲的发出最大力量等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东西。

2019年5月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