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及应用(完整版)

 小志在路上 2019-05-04

在解读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文章里面,我们已经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平衡计分卡。企业需要借助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BSC)从财务、客户与市场、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及应用(完整版)

那什么是平衡计分卡呢?20世纪90年代初期,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著名咨询专家大卫·诺顿在研究“未来组织绩效评估方法”的过程中,创立了“平衡计分卡”。在1992年首次被《哈佛商业评论》公之于众,今天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按照卡普兰和诺顿的观点,“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管理的工具。它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

平衡计分卡本质上是一个战略的管理工具,在它出现之前,所有的企业在衡量业绩的时候都是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而财务指标无法表达出其未来的可能性。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客户因素、内部经营管理和员工的学习成长等。平衡计分卡就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融入了这些未来驱动元素,通过图、卡、表来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执行的过程管控。

今天的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找到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并设定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对绩效本身的实现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平衡计分卡,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相互关联的绩效衡量指标的时候,也就对管理流程中进行有效的绩效衡量提供了一种标准。这种全新的管理系统就能够推动企业在生产流程、客户和市场开发,以及在员工成长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步。

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及应用(完整版)

那么平衡计分卡的指标设定与传统的指标有什么样的区别?它的独特性在哪里呢?

1、平衡计分卡是为企业的整体战略服务的。所以它的指标设定是从上至下的去落实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传统的指标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衡量的是企业当前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流程。

2、平衡计分卡不但致力于实现当前的目标,最终它关注的是企业持续的发展与成功。传统的指标,它只是反映企业在上一个财政年度的经营状况,并不能告诉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在下一个阶段乃至更长远的未来,不断地提升业绩。而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是客户与市场、企业内部管理的提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以及团队的建设。

3、平衡计分卡所选择的指标,不但有企业内部的衡量指标,同时还有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外在环境指标。因为融入了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价标准,所以有助于管理者全面地去看待各项绩效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综合考量绩效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样就不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及应用(完整版)

4、平衡计分法与关键成功因素法在战略目标上是统一的。所以和关键成功因素法一样,都可以帮助企业聚焦于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企业最重要的事情上。平衡计分卡在衡量指标的设定过程中就已经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关的衡量指标,在各企业高层管理间达成了共识。平衡计分卡所确定的衡量指标都是为企业具体的业务单元专门设计,通常不会超过15到20个。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计分卡也不是一种固化的工具,必须根据市场情况的改变,产品战略的改变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而重新设计。企业里不同的业务单元,也需要设计不同的平衡计分卡,但总体目标都是一样,就是要与企业组织的使命、愿景、战略目标,甚至和企业的技术水平与文化特征相融合。

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及应用(完整版)

那么企业如何建立平衡计分卡?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不可能在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或不同行业的企业,建立同样的平衡计分卡,所以各个企业建立平衡计分卡的方法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今天的平衡计分卡体系,倾向于建立战略中心型组织,也就是企业组织能够系统地描述、衡量、管理战略。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都要围绕战略去实施,把企业的战略变成一种业务术语,使企业战略的实施成为连续的过程和长期的任务。

平衡计分卡的出现,最开始是为了解决美国企业和管理者过于注重财务指标,忽视内部流程和员工成长指标的问题。大多数的美国企业都有着成熟的商业实践和扎实的管理会计实践,美国是科学管理的发源地,所以这种扎实的管理基础,也就决定了平衡计分卡在美国企业中的应用实践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大多数的美国企业有着清晰的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平衡计分卡这样一个多绩效指标体系,就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既注重短期、又关注长期,具有因果关系的全面的绩效指标体系。

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及应用(完整版)

平衡计分卡在应用层面上需要与战略地图相配合。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在对实行平衡计分卡的企业进行指导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并没有办法全面描述企业的战略,这使管理者与员工、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难以对战略目标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平衡计分卡,只是建立了一个战略的框架,而缺乏对战略进行系统的、具体的、全面的描述。因此他们提出了战略地图的概念,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以平衡记分卡四个层面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分析目标的相互关系,而将企业战略按照因果关系,落实到各个层面上,绘制出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最终落实到各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工作中。

战略地图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而是平衡记分卡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上,将企业的战略在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成长层面上的展开,确定每个层面所必须具备的关键成功因素。战略地图对四个层面的战略重点进行了分解,形成了诸多的要素,由于战略规划的过程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战略地图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动态的集成平台。而平衡计分卡,就可以对这个动态的战略地图进行更深一层的解释,并对战略地图所确定的每一层战略重点要素具体化和指标化,使各项指标能够被衡量。

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及应用(完整版)

在中国企业里面应用平衡计分卡,就需要注意企业的基础管理是否扎实,这也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不具备运用平衡计分卡的能力和基础。平衡计分卡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但在中国企业的具体实施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和自身管理水平,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削足适履。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在某项业务中先进行试点,或者对某一个子公司进行平衡计分卡的设计,逐渐扩展。如果企业不具备管理会计实践的基础,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平衡计分卡,也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真正的提升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成长的作用。

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没有必要人人都关心战略,言必称战略,没有必要运用平衡计分卡。中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用在战术和运营层面,所谓的看要看得高远,做要脚踏实地,否则所有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成了空中楼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