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香酒品鉴专用术语,教你了解优质酱香酒的判断标准

 RK588 2019-05-04

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特有词汇,白酒行业也不例外。如果你身边有爱酒之人,或者你经常浏览酒类文化知识,你可能经常听到一些“特殊词汇”,这些看似暗语的词汇其实就是一个行业的行话。

本文就分享一些酱香酒行业的“行话”,帮助大家了解酱酒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判断酱酒品质的评判标准。

优质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香气优雅、空杯留香持久,酒体醇厚丰满、诸味协调,回味悠长

其中的“无色、无悬浮物、无沉淀”都比较好理解,酒色清亮无杂物是基本要求,酱香突出则是说好酒香气要特别明显,但有几个词却显得很抽象,比如这个“香气幽雅”“酒体醇厚”等就难以理解,这个“酱香”又是什么香呢?

01:“酱香”、“酱味”

很多品酒贴都有类似的描述:“这酒酱香不足/酱香突出/酱味比较浓郁”等,这个“酱香”究竟是什么香呢?

所谓“酱香”其实就是酱酒香气中代表性比较明显的一种,酱香酒是因闻起来有一种豆类发酵的香气而得名,类似豆酱、酱油的香气,这是一种集焦香、糊香、窖底香协调统一的复合香气。

而评价一款酱酒品质好坏就离不开酱香,好酱酒香气突出而浓郁,纯正且不邪杂。茅台酒就是优质酱香酒的典型代表。因此酱香型白酒也被称为“茅香型”。

其实优质酱酒中不仅有酱香,还有很多花香、果香、麦香、青草香等香气,这些香气的来源十分复杂,有的源自高粱、小麦发酵,有的则是酒曲作用产生新物质,甚至酒醅在泥窖中也会产生窖香。

据检测,酱香型白酒含有上百种香气物质,这也是酱酒魅力所在。

02:”香气幽雅“

“香气幽雅”说的是好酱酒要在具备突出香气的同时,这些香气还要给人幽静、雅致的感觉,简单来说,不冲、不刺激,闻起来舒服、柔和。

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大家理解:劣质化妆水和优质香水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前者浓烈刺鼻,后者就显得”幽雅“。

03:“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酒体醇厚“则是把酒喝到嘴巴里的触感,醇厚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浓郁、饱满。

醇厚的重点在于“厚”,你看优级酱酒和一级酱酒的评价,两者的区别一个是“醇厚”,一个则是“醇和”,醇的程度不一样,也就代表品质有差距。

04:“回味悠长”

回味则是在酱酒咽进喉咙之后的体感。饮酒之后,口鼻唇舌之间都萦绕着酒味,呼气吸气都会感觉到这种“回味”的存在,喝过好酒之后,空咽一口喉咙间针织也会有甘甜的感觉,这种被称为“回甘”。

喝过品质较好的酱酒后,这种回味会持续很长时间,给人“余味绕齿、三日不绝”的感觉,所以被称为“回味悠长”。

另外再普及一些基本的酱香酒术语。

坤沙酒

坤沙酒是酱香酒最传统、优质工艺酿的酒,基本是纯粮好酒的代名词。“沙”是指遵义一代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本地高粱细小色红,因此被称为”沙“。

而“坤”字是音译过来的,也做“捆””浑“,是“完整”的意思。所谓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

部分酒友可能认为,坤沙工艺酿的酒,原高粱颗粒是不能碾碎的,事实上,坤沙酒在生产时原料保持仍然会保持大约20%左右的破碎率,并不是真的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因为有破碎后才能更好的带动发酵。

碎沙酒

碎沙就是指被碾碎的高粱,是指将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状。

碎沙酒的生产工艺较为快捷,周期相对较短,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酿造出来的酒也好入口。

缺点是相对正统酱香来说要单薄不少,酒体层次感单一,但也正因为这样,更多的人在初次接触酱香酒的时候会更容易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