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病,是身体细胞为求自保做出的过度反应,得这样纠正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19-05-04

感谢阅读!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这句鲁迅先生的名言,用在我们身体里,也非常合适。我们习惯将一条,运输量非常大的路,比喻为交通大动脉,说明我们早已知道了,大动脉,就是身体内的高速公路。大动脉纵深下去,就是分支小动脉,这就像国道、省道。小动脉再往前,细分为毛细血管,就像是乡村公路,城市街道。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路都是没有住民的,因此不能下车。乡村公路连接着村庄、城市街道连接着各式小区,有了大量的人,说明这些地方,是可以买卖交易的。大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都输送营养,但大动脉、小动脉的营养,没有与细胞发生交易,只有体内上千亿条毛细血管,才能直接与细胞进行营养贸易。

生物最早是没有血管的。最早最低级的单细胞生物,根本就不需要血管。在生物漫长的进化史中,生物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能量,比如有一种很早很早的光合细菌,它可以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接收太阳能并转化成自己的能量。单细胞生物获取了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足以养活更多的细胞,于是高级的多细胞生物开始出现。细胞越来越多后,如何让每一个细胞都吃饱能量,就成了一个问题,于是血管出现了。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体共有60万亿细胞,共有1000亿血管,总长度约有96000公里。我国14亿人口,高速公路总长8万多公里,还一直在修路。道路交通越畅通发达,国家GDP就越高。这GDP,就相当于身体内的的能量。身体内设置这么庞大的血管网络,就是为了让每一个细胞都吃饱能量。

但身体内的道路,并不只有血管。细胞上也存在通路。这通路主要是存在细胞膜上。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就像一户人家。你坐了高速路、省道、街道,找到了人家的房子,你要进入人家的房子,就得从他家的门进去,他家的门在哪个方向,你就得从哪个方向进去。细胞膜就像是这座房子,保护房子里的主人不受风吹雨打,安全舒适的住在里边。房子的门,就是细胞膜的通道。

细胞膜表面,有成千上万的通道,这些通道大多是单向的,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这意味着无论是营养还是毒素,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有少数门是双向的,从里外都能打开,这意味着这类物质,可以根据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决定出入;还有一些门则像酒店的旋转门,外侧物质进入的同时,里面的物质同时出去。但不论这些门是哪一种,它们均具有单一性,即某种通道,只通过某种特定的物质。生物化学研究出了不少细胞膜通道。如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氯离子通道等待。这些通道哪一个出问题,都会有相应的疾病。像钙通道病,就有家族性偏头痛、肌无力综合征等。很多药物的作用机理,也是直接作用在这些通道上,比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通常会选用钙离子拮抗剂,也叫钙通道阻滞剂。它可以阻滞钙离子经细胞膜通道,进入细胞内,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让细胞兴奋度降低,也就让血管放松不再紧张。

什么物质,该从什么通道进入,这是有规律的。生化术语表达就是:结构互补性,是分子间相互识别的手段。进入胆固醇的通道,就不能进入氨基酸,进入氨基酸的通道,就不能进入糖类。即使是氨基酸,也是不同的氨基酸进入不同的通道。这是身体非常巧妙的设置,但也有弊端。如果我们的饮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某些通道排着长队,后面的迟迟进不去,有些通道却无人问津。长此下去,那些排队的通道,会过度透支而得不到修补出现破损;那些门庭冷落的通道,则会逐渐丧失活性。要知道保持活性,是要消耗能量和物质的。公司没有闲岗不养闲人,不会无谓地为从不工作的部件而消耗能量。这是生命运行遵守的成本最低原则。

比如从不喝酒的人,头几次喝酒酒量小,容易醉,喝习惯了,酒量就慢慢大了,我们习惯说这是酒路打开了。实际上我们知道,这是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开始按需生产了,这就说明细胞膜上,乙醇脱氢酶相关材料的通道打开了。再比如,没有喝过牛奶的人,第一次喝牛奶,尤其是空腹的时候,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症,腹痛腹泻。这是体内没有足量的乳糖分解酶。等到后来慢慢习惯了,再喝牛奶就没事了。这也是通道打开了。

所谓的结构互补,可以理解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物质要想进入细胞膜通道,那物质的结构上必须有特殊的片段,与细胞膜通道的特定片段结构互补,才可以达到识别的目的。为什么有些病毒可以进入细胞呢?因为它偷偷的配了把钥匙。比如大家都知道,B型流感病毒善变异,它每次变化之后,都可以欺骗喉部细胞而进入。它表面的那些毛刺一样的物体,就是其识别片段。它可以在变异时,模拟一些蛋白质的识别片段,从而使喉部细胞,误以为其是自己所需的蛋白质,而让其进入。形象点说的话,就是流感病毒配了一把蛋白质的钥匙。

近年来快递诈骗增多,我们为了安全起见,采取凡是敲门的一律不开门的策略,有可能避开了一次风险,但也有可能丧失了一次机会。身体内也存在类似的自保机制。体内的某些脂溶性毒素,假如刚好它们的识别代码与胆固醇、甘油三酯或脂肪酸的识别代码相同,那么它们也可以冒充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等有用的营养,进入细胞内。这类毒素通常属于酸性物质,会造成细胞内蛋白质等变性或者灭活,因此而使细胞死亡。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细胞就会启动自保机制,将通道的门关上,即便你有荷尔蒙信号和能量的双重刺激,都不开门。从而将这些毒素,挡在细胞膜之外,但不幸的是,营养物质也被挡在门外了。

长此以往,这些特定通道的门,如果长期不能打开,细胞内特定的营养物质,再也得不到补充,而一些通道关门,又导致某些毒素不能排出。细胞关门的这个自保过程,可以暂时延长细胞的寿命,但最终细胞,还是因资源枯竭、毒素累积而慢慢死亡。试想一下,糖类,脂类哪个不是细胞必需的原材料,可是因为有与它们的识别代码相同的毒素的存在,导致这些必须营养不能进入细胞,细胞因缺营养能量而死,这些材料却堆积在血管和内环境中,形成高血脂高血糖等。这些过多停聚在血管内的脂肪和糖,一旦缺少抗氧化剂,被自由基氧化后,就会成为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这些本来是细胞为缓解急性风险,不得已采取自保行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和正确的手段,是可以治愈的。但由于人们急于治病的心理,而将自保机制错误定性成慢性病,然后采取的手段必然是,急于降低那些被堵塞在细胞外的营养物质的指标。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个的成为不治之症。

一样米养百样人。细胞膜上的这些通道,是经过千百万年进化出来的,不同通道的比例,就决定了我们饮食中不同营养的比例。短时期内,细胞通道的比例,是不会有大的变化的,这决定了,我们日常饮食的比例是一定的,人们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把这种比例,用图形简单地表达出来,就是食物金字塔。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食物金字塔。在中国,习惯将食物金字塔称之为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原创:身体自愈研究者,百家号或微信内搜索“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可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