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城堡里的西欧封建制(三):领主与骑士永不可破的誓约

 选择权还我 2019-05-04

对于紧追GOT的“权游迷”,第6季第1集的这一幕是动人的。而对细节的执着,也使这段戏无愧西欧封建制经典教材的评价:

说动人,是因为历经重重磨难后,似乎永远长不大的珊萨身边有了忠诚的女武士布蕾妮


为了当初的一句誓言,布蕾妮(Brienne of Tarth)跋山涉水走遍维斯特洛,追寻凯特琳夫人(Lady Catelyn )的两个女儿。但在首次遇上珊莎(Sansa of the House Stark)时,珊莎却不相信从未见面的布蕾妮,而是跟随贝里席北上。

直到第6季第1集,从被小剥皮占据的临冬城出逃的珊莎,冒着危险徒涉冰河,却还是被拉姆斯派出的骑兵和猎犬追上。危急时刻,布蕾妮与侍从波德瑞克策马赶到。

历经一场激战,砍翻了所有的敌兵,布蕾妮在第一时间来到珊莎面前单腿跪下(基督教世界只对上帝跪两条腿),念出了下面这段誓言:“我将护卫您的安全,向您提出忠告,为了您的生命,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我在新旧诸神面前庄严的起誓。”

I will shield your back and keep your counsel, and give my life for yours if need be, I swear it by the old Gods and the new.

到了这里故事没有完,作为领主的珊莎也有一段与之对应的誓言要念:“我宣誓,我的壁炉旁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我的桌上永远有你的肉与蜜酒,并且我承诺绝不要求你做任何有损骑士荣誉的事,我在新旧诸神面前庄严的起誓。你可以起立了。”


And I vow, that you shall always have a place by my hearth, and meat and mead at my table, and I pledge to ask no service of you that might bring you dishonor, I swear it by the old Gods and the new.  Arise.

永不可破的铁誓

西欧封建制之下的领主与骑士,就是依靠这样的誓约维系着忠诚与互信。这里的重点在于:不仅骑士要向领主宣誓效忠,领主对骑士也必须回应一个庄严的誓言。对于当事双方,这由神诣见证的铁誓是永不可破的。

要是觉得以上这些都是传说,现在就来看看史实。譬如,1683的维也纳城下,就上演了如此的一幕。

荷兰画家罗梅因·德·胡赫(Romeyn de Hooghe)的作品:神圣罗马帝国援军的逆袭

1683年7月,奥斯曼土耳其倾国集结的25万大军踏过匈牙利平原进逼维也纳。一场决定基督教世界能否生存下去的大战就此打响。大敌当前,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与波兰国王索别斯基尽弃前嫌,与从巴伐利亚到汉诺威萨克森的德意志诸侯携手,组建救援维也纳的“统一战线”。


索别斯基带来了4千波兰翼骑兵(Polish Hussars)

1683年9月12日,由洛林公爵与索别斯基指挥左右两翼的联军,开始向围城的奥斯曼军队发起反攻。洛林公爵率领的左翼从正北南下,在宽阔的阵线上强攻。战至午后,双方陷于胶着,但洛林公爵成功的吸引了敌方的全部注意力。

下午1时许,右翼的2万精骑,从敌方防御薄弱的西南方位发起突击。独具波兰特色的翼骑兵一马当先,他们一路高举长矛,在接近敌人的瞬间方才将长矛放平。巨大的冲击力使长枪贯穿土耳其士兵的胸膛或小腹,有时甚至能够一枪刺穿两名敌兵。战至下午4时,索别斯基已经远远望见了奥斯曼统帅穆斯塔法的中军大营。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此时的索别斯基不禁产生了一丝怀疑:这一路过来也太顺了!在以少战多的局面下,敌人的防御竟会如此空虚?倘若这是一个陷阱,贸然杀入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但若土耳其人在这个方向真的没有重兵设防,返身撤退却又是不折不扣的贻误战机..... 

片刻的思考后,索别斯基招来了120名翼骑兵,要他们作为先遣队向奥斯曼的中军大营冲锋,试探敌军的虚实究竟如何。

倘若前方有重兵埋伏,这120名骑兵不用说是全体战死;而就算防御空虚,直入中军的“百骑劫营”同样九死一生。索别斯基的要求,等于告诉这120位骑士,他们将会一去不返。

真实历史里的翼骑兵,就跟GOT里的骑士一样,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许下的誓言

接到命令的120位翼骑兵没有片刻的犹豫彷徨义无反顾的跨上战马。他们举起长枪向领主与战友致以最后的敬礼接着就冒着弹雨,冲向敌军的中军大营

片刻之后,索别斯基看到,这120名翼骑兵,居然还有少数几位在敌军大营里杀了一圈又冲了出来。在这一瞬间,老将已然明白:面前的奥斯曼中军大营当真是唱着空城计!如此天赐良机,当然不容错过!

6时许,索别斯基亲自当先,3千多翼骑兵与随后的超过6千名龙骑兵、哥萨克与压阵的火枪手呼啸而至。对于维也纳城下的奥斯曼军队,末日降临了:“波兰骑兵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的‘翅膀’在土耳其人看来,不啻为死亡天使。大部分土耳其士兵一触即溃,还有的直接丢下武器弃营而逃。极少数负隅顽抗者也被波兰骑兵惊人的冲击力碾得粉碎”。当这一天的太阳落山时,1683的奥斯曼土耳其第二次围攻维也纳以土崩瓦解的惨败而告终。

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约翰·索别斯基画像

尼克松的司法部长与一个军队检察官

以上的是骑士遵守誓言的典范,那么可有领主不守誓言而付出代价的吗?有。比如,这一位:

尼克松

时间是在1973年10月,东亚与中东都陷于战乱,美国也被一场愈演愈烈的宪法危机所笼罩。此时仍是总统的尼克松,试图强令特别检察官考克斯接受白宫单方面制定的证物。在遭到考克斯的拒绝后,尼克松便想要解除考克斯的职务。

当得知只有司法部长(Attorney General)有权开除特别检察官时,尼克松将时任司法部长理查森(Elliot Richardson)召至白宫,勒令他立即解除考克斯的职务。

理查森此前先后出任副国务卿、卫生与教育部长、国防部长等要职,后来还出任驻英大使与商务部长,基辛格曾形容理查森“在各个方面都跟我一样棒”,而这是极其自负的哈佛教授对他人的最高评价

理查森表示他不能在没有适当理由的状况下,解除特别检察官的职务,这不符合法律,也违背了就职司法部长之际他对国会和公众的承诺。面对总统的一再施压,理查森表明了最后的态度:总统先生,您是我的恩人,我不能也不会跟您对着干;但是这件事,我实在是办不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辞去司法部长的职务。

换言之,因为你逼迫我去做有损骑士荣誉的事我不再是你的骑士了

理查森挂冠而去后,司法部副部长洛克肖斯同样拒绝了总统的要求,尼克松只得将其一并解职,要求递补的代理司法部长波克开掉考克斯。犹豫再三后,波克勉强同意。一夜之间,司法部丢了一位正式一位代理两名部长,特别检察官被强行解职,其办公室与调查资料也被扣押。这一称为”星期六夜晚大屠杀“(the Saturday Night Massacre)的事件,引发了空前激烈的反弹,愤怒的电报和信件雪片般飞向白宫,要求尼克松下野,国会随即启动了弹劾总统的法律程序。不到一年后的1974年8月,尼克松宣布辞职。 

另一个感觉值得一举的例,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大片:将军的女儿(the General's Daughter)

美国陆军刑事调查员保罗·布伦南来到基地调查一位女军官被杀的案件,却得知这位伊丽莎白·坎贝尔是声名显赫的将军之女,而且他仅仅只有36小时..... 

依靠果敢的精神、敏锐的直觉与朋友的帮助,布伦南揭开了真相:一切源于7年前的西点军校里一桩被掩盖的旧案。而作为旧长官有恩于布伦南,又即将退出现役跻身政坛的坎贝尔将军,则对布伦南利诱威逼,要他提交一份充斥谎言的调查报告。

看够了龌龊至极的表演,布伦南忍无可忍了

坎贝尔将军,你错了,我可不是什么好兵。

哦?为什么呢?

你还是不明白,是吗?伊丽莎白唯一真正想搞的脑袋就是你的。而你却不明白?

我没做错任何事。

是你杀了她。

你说什么?

7年前,当你在医院的病房里叫她忘了那件事的时候,你杀了她。

是肯特杀了她。

不,肯特只是为她解脱了。我曾问过摩尔,什么会比强奸更糟?现在我知道了:背叛。

我爱伊丽萨白,但是必须大局为重。

你用她的信任换取了自己的仕途,对吧?你做了一场交易。你保持沉默,他们给你的肩章添一颗星。

管住你的嘴,布伦南。

我会在报告里说实话,那天夜里你知道她在哪,你还去跟她说了话,然后你离开了,这导致了她的遇害。

你没这个胆。

你恐怕是错了,将军,此刻的我除了胆量简直是一无所有。

你要是敢那么干,就滚出军队吧!

我要把你送上军事法庭,将军!按照军法第32条,掩盖罪行的阴谋同样是犯罪!

“当我向你庄严的承诺,一定找到那个混蛋时,我做梦也没想到,那个混账东西就是你” --- 布伦南给坎贝尔将军最后的话

西欧封建制之下的领主与骑士,其互信在本质上是神诣见证下具有对等色彩的誓约。而这样的德性要求与契约精神,又随着后世沿革流传到宪政制度之下。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司法裁决的尊崇,对于公职服务的信任,对于商务合约的信守,皆与当年的领主与骑士永不可破的誓约紧密相关。在相当程度上,可说整个体系运行的根基,就是每个骑士与领主心中的守誓之剑。

此系列将继续,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