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干的世界》第18章 国祚民祀 第4节 《吊比干文》及其作者

 比干星空下 2019-05-04

4  《吊比干文》及其作者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堪称中国历代皇帝中最有文采的一位,当皇帝都有点屈才了,史上轰轰烈烈的“孝文帝改革”搞得也不是很成功,不过比起那位满天下游山玩水逢处题诗题词的高产诗人皇帝乾隆,拓跋宏先生的水平可就高多了。孝文帝亲笔撰写的《吊比干文》意境高远,感情充沛,辞藻华丽,条理严谨,后世的大才子如屈原的《离骚》、《天文》、《九歌》等无出其右。

《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在今比干庙比干墓祠,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一月刻立。原碑早已不存,宋朝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九月重刻,通高2.56米,宽1.36米,篆额“皇帝吊殷比干文”七个大字,碑文为孝文帝拓跋宏所撰,无书写者姓名,传为崔浩手书。此说疑似又一大讹传,书法大家兼北魏氏族大户崔浩因“国史之狱”在公元450年就被杀了,并被夷九族,怎么可能穿越四十多年回来写字儿。

《吊比干文》原文

唯(维)皇构迁,中之元载岁,御次乎阉茂,望舒会于星纪,十有四日,曰惟甲申,予扬和淇,右蹀驷墉,西指崧原,而摇步顺京,途以启征,路历商区,辖届卫壤,泛目睇川,纵横观陆,遂旁睨古迹,游瞰曩风,睹殷比干之墓,怅然悼怀焉。乃命驭驻轮,策骥躬,瞩荆棘荒朽,工为绵薨,而遗猷明密,事若对德,慨狂后之猖秽,伤贞臣之婞节,聊兴其韵,诏吊云尔。曰:

三才之肇元兮,敷五灵以扶德,含刚柔于金木兮,资明闇于南北;重离耀其炎辉兮,曾坎司玄以秉黑。伊禀常之怀生兮,昏睿递其启则。昼皎皎其何朗兮,夜幽幽而致蔽;哲人昭昭而澄光兮,狂夫默默其若翳。咨尧舜之耿介兮,何桀纣之猖败。沉湎而不知甲兮,终惑已以贻戾。謇謇兮比干,藉冑兮殷宗,含精兮诞粹,置树兮英风。禀兰露以涤神,餐棻英而俨容。茹薜荔以荡识,佩江蓠而丽躬。履霜以结冰兮,卒窘忠而弥浓。千金岂其吾珍兮,皇举寔余所锺。奋诚谏而烬驱兮,导危言以衅锋。鸣呼哀哉,呜呼哀哉。惟子在殷,实为梁栋。外赞九功,内徽辰共;匡率衮职,德音遐洞;周师还旆,非子谁贡。否哉悖运,遘此不辰;三纲道没,七曜辉泯;负乘窃器,怠弃天伦;怀城赉怒,谠言焉陈?鬼侯已醢,子不见欤?邢侯已脯,子不闻欤?微子去矣,子不知欤?箕子奴矣,子不觉欤?何其轻生,一致斯欤!何其爱义,勇若归欤!遗体既灰,不其惜欤!永矣无返,不其痛欤!鸣呼哀哉,鸣呼哀哉!

夫天地之长远兮,嗟人生短多殃。往者子弗及兮,来者子不厥当。胡契阔之屯亶兮,值昏化而永良。曷不相时以卷舒兮,徒委质而巅亡。虽虚名空传于千载,讵何勋之可扬?奚若腾魂以远逝,飞足而归昌。得比肩于尚父,卒同协于周王。建鸿绩于盛辰,启肻宇于齐方。阐穆音乎万祀,传冤业以循长。而乃自受兹毙,视窍殷亲剖心,无补迷机丧身。脱非武发,封墓谁因?鸣呼介士,胡不我臣!

重曰世昏昏而溷浊兮,日蔼蔼其无光。时坎廪而险隘兮,气憭戾以飞霜。子奚其不远逝兮,侘傺而耻故乡。可乘桴以浮沧兮,求蓬莱而为粻。衔芝条以升虚兮,与赤松而□翔。被芰荷之轻衣兮,曳芙容之□裳。循海波而飘飙兮,望会稽以归禹。纫蕙芷以为绅兮,扈荃佩而容与,写郁结于圣人兮,畅心中之秘语。执垂益而谈弄兮,交良朋而儢苦。言既尽而东腾兮,吸朝霞而长举。登岩而怅望兮,眺扶桑以停伫。

灵威以问路兮,乘谷风而扳宇,遂假载于羲和兮,凭六蠄以南处。翥衡岳而顾步兮,濯沅湘以自洁,嚼炎州之八桂兮,践九疑而遥裔。即苍梧而宗舜兮,拂埃雾以就列,采轻越而肃带兮,切宝犀以贯介。淳风之沦覆兮,话箫韶之湮灭。召熊狸而叙释兮,问重华之风桀。尔乃饮正阳之精气兮,游丹丘而明视,捐祝融而求鸟兮,御朱鸾以循指。因景风而凌天兮,回灵鹏以西履。降黄渚而造稷兮,慰稼穑之艰难。访有邰之诜诜兮,遇何主而获安?然后陟昆仑之翠岭兮,□琼枝而盘桓,步悬圃以溜湸兮,咀玉英而折兰。历崦嵫而一顾兮,府沐发于洧盘。仰徒倚于阊阖兮,请帝阍而启关。天沉寥而廓落兮,地寂濯而辽阆。餐沦阴以椑气兮,佩瑶玕而鸣锵,拜招矩而修节兮,少踌躇以相羊。祈骝而揔缰兮,随泰风以飘扬。瞰不周而左旋兮,纵神驷以北望。寻流沙而骋辔兮,暨阳周以驾。靡芸芳以馥体兮,索夷杜而祇衙。

奉轩辕而陈辞兮,申时俗之不暇。适岐伯而修命兮,展力牧以问霸。歙沆瀣之纯粹兮,窥寒门之层冰。聆广莫之-瑟颲兮,觌黔羸而回凝。拥玄武以涉虚兮,亢神寘而威陵。象暧□而掩郁兮,途漫漫其难胜。策飞廉而前驱兮,使烛龙以辉澄。归中枢而睇睨兮,想玄漠之已周。慨飞魂之无寄兮,飒鹮袂而上浮。引雄虹而登峻兮,扬云旗以轩游。跃八龙之蜿蜿兮,振玉鸾之啾啾。搴慧星以朗导兮,委升轫乎大仪,敖重旸之帝宫兮,凝精魄于旋曦。扈阳曜而灵修兮,岂传说之足奇。但至概之不悛兮,宁溘死而不移。

《吊比干文》白话参考译文

我皇大魏朝南迁到中原的头一年,十一月十四日,我离开首都去巡视各地,向墉城进发。从太行山一线顺着通京大道,启程上路,途中经过殷商的旧都遗址,停车于卫地一隅,四顾周围山川平原,体验本地的古迹和风土人情,瞻仰了比干墓,朕心里十分感伤。

我命令车队停住,乘马前去细细勘看比干墓,亲眼所见,历历在目。比干墓附近一带荆棘荒朽,可是连绵的庙宇却非常壮观。这是后人崇敬道德圣贤的表现。我很愤慨帝辛的暴虐无道,感佩比干的忠直无私,特此写这篇吊文,以此哀悼比干。

自从日月星辰出现在天际,即有五灵祥瑞徐徐降临,扶持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们,将祂们分出阴阳、刚柔、明暗与南北。太阳的光芒普照大地,乌云却又遮掩住太阳,天空重归黑暗。天地自有运行规律,生出万物,愚昧和聪明相互依存。啊,白昼多么明朗,夜晚多么黑暗。圣贤为人光明正大,身放异彩,恶劣小人无声无息,默默无闻。啊,尧舜之辈多么正直,桀纣之流多么猖狂!荒淫的帝辛终日沉缅于酒色,不思进取,把商王太甲悔过的鉴证抛在脑后,终究被妲已迷惑而犯了罪过。比干大人,正直的您与殷朝王室同宗同祖,五岳的精灵凝聚成魂魄,诞生了您的伟岸身躯,从此为世人树立起高风亮节。您用天地间的兰露洗涤自己的心灵,服下菊英而使自己的五官更俊朗。您以薛荔为食,以此开阔视野和知识,佩带江蓠让您的身体更加秀美强壮。您常年踏霜履冰,终究磨练得忠心更坚强。千万的财帛金银入不了您的眼帘,您看重的只是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您奋不顾身地进谏而身遭屠戮,你说出的那些警世良言招致帝辛的报复。嗳呀,真是可悲可叹!比干公您在殷朝是国家的栋梁,在朝廷内外辅佐帝王成就九功之事,为天子一心一意尽忠。您率领众臣,齐心协力办好国家大事。当初周朝退兵,不是因为有您比干公在,谁能作出如此贡献。可惜您没遇到好时机,三纲之道毁坏了,七星的光辉沉没了。殷商的至亲王族偷偷拿着祭器和家谱,离开了帝辛,因为他不讲天伦了,要叛离祖先社稷。您心怀忠诚,却遭受猜忌诋毁,忠言还怎么陈述。鬼侯被帝辛剁成肉泥,您没有看见吗?邢侯被帝辛晒成肉干了,您没有听说吗?微子跑了,您不知道吗?箕子作了囚奴,您不了解吗?您为什么要把生命看得那样轻,以致于到了挖腹剖心的地步!为什么忠于仁义那么义无反顾,就象回家一样容易!您的身体变成了尘土沙烬,不可惜吗?那些过去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您不痛心吗!嗳呀可叹啊!嗳呀可叹啊!天地是长久永恒的,无常的人生却有太多的灾难困顿;过去的已经成了过去,追赶不上了,未来的还是未来,离现实遥不可及。您为何不与险恶的命运别离,即使碰到昏聩的人,您也永远那么善良?为何不看准时机而动,坐到大丈夫能屈能伸呢,却甘心情愿抛弃身体而死?虽然落得一个忠臣的美名空传千年,那又有什么功劳可说的!不如腾魂远去,跑到西伯文王姬昌那里。若您能与姜子牙一起,尽心协助文王,那该是多好的选择。建立伟大功劳要选择良好的环境,死了还能把遗骨和姜子牙一起埋在齐国的封地。我要完整阐述比干公您的高尚品德流传后代千年,让后人都知道他的悲壮英烈。可是想起来自遭身死,让帝辛看您的心窍,剖心有什么益处,不过毁了自己的身体。要不是周武王姬发成功克灭殷商,又有谁来为您封墓?啊,比干公您这位忠直之士,何不为我作臣呢?

再说,世道混乱,太阳昏沉无光。时事险恶崎岖不平,气候也阴暗寒冷飘着霜雪。您为何不远走高飞啊!不得志就离开,再看一眼故乡,坐船飘过沧海,到神仙居住的海岛去寻找新的生活。口里含着灵芝条飘升到空中,与赤松子一块遨游。身上穿着芰荷做成的轻衣,穿着芙蓉花的下裳,顺着大海的波浪飘摇,望着会稽山去找大禹王。编织惠芷香草作为身上的大带子,带着荃佩香草,这样很舒适闲在。面对圣人,我宣泄心中的郁闷,一吐内心的感慨。拉着好朋友的手,推心置腹,无所不谈,抒发我独自彷徨的苦闷。无尽的话说完了,愿您和我再往东飞,饿了饮点露水而远行,登上山峰,落寞地向远方眺望,望见远方那棵扶桑神树,停下不走了。然后再去拜见神仙打听余下的道路,驾着东风向宇宙飞翔。向掌管太阳的天官借一辆车,驾驭着六条飞龙再往南飞。飞到衡山停下来,看看接下来往哪里飞。在沅江、湘江里洗洗澡,让身体洁净,口里含着南方的桂花籽,又飞到九疑山的遥远边界。到了苍梧山,要去寻找帝舜,弹弹身上的尘埃,站到帝舜群臣的行列之中,轻轻整理好自己身上的带子,把犀牛角、贝壳都穿戴整齐。淳厚的社会风气又恢复了,帝舜的音乐却失传了,唤来熊猫、狸子叙说一番往事,问一问帝舜的风貌。啜饮南方的神气,到丹丘游玩,自己的眼睛更明亮了。寻到火神,讨要了一只神鸟,驾着车子又往远处飞走了。借着南风飞到天上,驾着灵鹏鸟又回头往西去了,到黄诸这个地方从天上飞下去拜访后稷,感到后稷管理农业真是艰难啊。又访问众多的农人,问他们遇到什么主子而获得了安居乐土的幸福生活?然后登上昆仓山翠岭,手握玉树枝而徘徊不前。走到悬圃这个地方又左右观看,折一点玉石花和兰花果腹,经过崦嵫山再看看,在洧盘洗洗头发。仰头看看南天门,我斗胆请求玉皇大帝的把门官给我开门。啊,天宇多么旷荡空虚,大地又是多么寂寞而辽阔!吞一点沦阴壮壮胆气,带上玉石,发出锵锵的鸣声。拜一拜招矩神,修养好自己的节操。稍加停步不走了。求管车的天官为我逮好缰绳,随着西风又走了,看见不周山往左边转了。放开驾车的马往北望,顺着流沙而放开勒马的缰绳,到阴周这个地方停住车。把芸香草捣碎熏香自己的身体,拿点亲夷、杜苦香草插在参板上,拜见黄帝时,却没有工夫说世俗的事情。我找到黄帝的医生岐伯,向他求长寿之方;又拜访力牧,问问怎样才能身体强壮;吸点夜半的纯粹精气,看见寒门里一层一层的冻冰,听听宇宙间大风象弹琴一样的声响。见了水神而再回头定晴看看;跟着太阳神又凌空了。您比所有的神都显得威凌。看了景象模糊不清,心中很不痛快,前方路途遥远,行程无法继续去了。用鞭子策动风伯为我作顶马前躯,使烛龙御烛为我照着光明的路途。回到中央再四方看看,东南西北四方黑暗的地方,我看过一圈了,感叹没有可居住的地方啊。甩甩衣袖又往高处飘浮了,借着天上的彩虹作桥而又登上峻岭,扬着云彩作的旗又畅快地游玩。让八条龙驾着车跳跃飞奔,车铃作啾啾响着。摘下慧星照明作前导,把车又往高处驶到了太极地方,来到最光明的上帝住处,仔细看看太阳的精灵是怎么旋转的?太阳的光辉照耀到很远的地方,一片光明,哪有世上的传说哪有可以夸耀的。我最大的愤慨永远不会改变的,宁肯立即而死也不会改变。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又名元宏,公元4671013-499426日,男,鲜卑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民族,疑为锡伯族前身,一说鲜卑是东夷支系邾娄族,或九夷之中的白夷),中国历史上拔尖儿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即位时年仅五岁,改年号为延兴。

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足智多谋而又私生活作风开放的冯太后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革,拓跋宏深受祖母的影响,自幼便有改革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酝酿已久的均田制。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他以“南伐”为名把都城迁到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南迁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拓跋宏自己也改汉人的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的士族联姻。他又参照南朝汉族统治者的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反对改革的太子恂。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得以跨越式发展,缓解了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公元4994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行宫,享年三十三岁,谥号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二十五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持续不到三十年时间的“孝文帝改革”终归流产。

孝文帝终生勤学苦练,极好读书,平常手不释卷。生性聪慧的他精通五经,各种正史野史信手拈来,善引用《庄子》、《老子》的典故,且通晓佛教义理。舆车之中,戎马之上,他时时不忘讲经论道,教导左右。他博学多才,擅长古体,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每有文思泉涌,立马出口成章,侍臣笔录,不改一字,辞旨双丰收。自太和十年后,朝廷的诏令、策书,议定礼仪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他大都亲手拟写,事必躬亲,公务之余创作的其他随笔类豆腐块文章不下百余篇。孝文帝爱惜人才,亲贤任能,汉族的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见知,崔光、邢峦诸人以文史显达;对立于朝廷的贤明大臣,有才能者,他常与其结为布衣之交,不以君臣相处,切实做到了降尊纡贵,礼贤下士。他对自己个人看好的元勰、元澄、李冲、李彪、穆亮、王肃、高闾、宋弁等都一一破格提拔,予以重用,后者们成为孝文帝汉化的坚定支持者,在制礼作乐、改革旧俗方面发挥了带头冲锋作用,号称“太和十大名臣”。

孝文帝亲政后,日理万机,不辞辛劳,勤政俭政,操劳于朝堂之中,奔波于疆场之上,二十多年如一日。他率臣工们祭天地、五郊,祀宗庙,事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下级的奏章、民间来信,他多亲自审阅;督促大小百官留心民意民情民风,上传下达。他常亲切地告诫大臣们:“人君怕的是不能处心公平,推诚待人。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变得如亲兄弟。”他还虚心讷谏,从善如流,常谆谆教导史官:“直书时事,无隐国恶。人君作威作福,史官又不写,将何以有所畏惧。”他倡导并鼓励众臣直言进谏,强调“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后世成语“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即源出于此),对敢于批评进谏的官吏礼遇有加,如大臣李冏“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高祖常加优礼。”

孝文帝依法治国,用法严谨,虽王公、贵戚、大臣也从不宽贷,但他又不计小过,宽以待人。他爱惜民力,私生活俭朴,酒色能戒则戒。每次外出巡游及用兵,有关官吏奏请修筑道路,孝文帝都语重心长地说:“粗修桥梁,能通车马就行了,不要除草、铲得过平。”在淮南行军,如在境内,就明令禁止士卒踏伤粟稻,有时砍伐百姓树木以供军用,也要留下绢布偿还。宫室非不得已不修,衣服破旧了,洗补以后又重新穿上,所用鞍勒仅铁木而已。

这样一位慈祥宽恕爱官爱民的少数民族皇帝,即使搁在今天,也是千里挑一的好领导。好领导好则好矣,文学特长若用来治国,却不亚于暴殄天物,明珠暗投,“多情总被无情伤”。身为皇帝而又多才多情,却不能跻身“文曲星”之列,透露出一个不世信息,即“文曲星”也是臣下之位,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孝文帝的这篇《吊比干文》文采飞扬,字字珠玑,然通篇看不出对比干的景仰褒奖之实情,只是作者想象自己上天入地的神幻奇遇,比干的形象在他也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化身。这种接近病态的自恋也是当今文艺青年的通病,不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和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效仿点赞。也许,这位正处于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的皇帝预感到自己和祖母冯太后发起的自上而下改革大业有功亏一篑的危险,所以临终之年(孝文帝死于作此文的同年,公元494年)纵情天地山水之间,借诗言志,抒发自己身为皇帝的郁郁不得志。睿智如孝文帝者,知道比干也是支持改革的,是帝辛-比干改革联盟的主心骨,一如他和祖母冯太后是一对坚持汉化改革的祖孙搭档。对于一个锐意改革的最高领导人,当改革遇到挫折和阻力,不去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披荆斩棘,却在这里书怀壮志,纵情山水神意,这跟帝辛的沉湎酒色似无二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